案例 “十几减9”的教学片断。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兔过生日,一共邀请了15位客人,现在已经来了9位,还有多少位客人没有来?
2.列出算式后,学生独立解答。
3.展示学生不同的算法。
生1:我是用小棒摆出来的,先摆15根小棒,再拿掉9根小棒,还剩下6根小棒,所以还有6位客人没有来。
生2:我是数出来的,10、11、12、13、14、15,还有6位客人没有来。
生3:15-10=5,5+1=6。
生4:15-5=10,10-4=6。
生5:因为9+6=15,所以15-9=6。
4.尝试练习。
13-9 17-9
在独立计算后,教师组织学生反馈和交流,并有意识指名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说说算法。
师:13-9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
生6同学不做声。
师(指黑板):刚才,我们学习了5种不同的方法,你是用哪一种方法算的?
生6:老……老师,我一种都……都没学会。
[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环境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观点已被广大教师普遍接受。但在众多算法面前,如上述教学中,学生依次展示了五种不同的算法后,为什么还有学生说一种方法都没学会呢?这不得不引起笔者的思考:对于基本的方法,要不要每个学生都切实掌握呢?对一些好的做法,要不要要求学生借鉴吸收?
笔者认为,提倡算法多样化并不排斥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因为基本方法有它自己的特点。首先是普遍适应性,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可以很快掌握。其次是基础性,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前面的知识往往就是后续知识的基础。我们知道,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于不同的算法有些学生听别人说一遍就理解了、能用了。但有些学生不行,他们需要适当的重复才能理解与内化。上述教学中,算法的展示都是一遍而过,缺少必要的重复,这正是有学生“一种方法都没学会”的主要原因。传统教学中,教师有时只抓住一种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复述与记忆算法,抹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思维,这显然是要摒弃的。但多种算法展示后,每种算法都是一遍而过,不顾全体学生的理解与掌握,这也是值得思考的。对一些基本算法,在学生阐述算法后有必要请其他学生进行适当的复述,或借助小棒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使学生(特别是一些中下生)理解并记住其中一种基本的算法,这应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
对于一些好的个性化做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借鉴吸收。群体学习的最大优势就是取长补短。在反馈交流活动中,如果学生对别人的解法仅仅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而不是从实践者的角度去借鉴吸收。那么学生在活动中所得到的就仅仅是自己的思维成果。这样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对每种个性化的计算方法,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够全部掌握,如果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个别方法,那时自己的思维能力也是一种提高。
上一篇:经历学习过程 丰富活动经验
下一篇:挖掘生本资源 探究创新发展
TAG:
+《“我一种方法都没学会”——案例“十几减9”的教学片断》相关文章
- › “我一种方法都没学会”——案例“十几减9”的教学片断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我一种方法都没学会”——案例“十几减9”的教学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