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数学”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有重要意义。同时“做数学”又可以实践“听过了,便忘记了;看过了,便记住了;做过了,便真正掌握了”的原则。实践证明,学生喜欢“做数学”。下面结合我教的《认识角》的一课,谈谈“做数学”给学生带来的乐趣。
一、在“做”中,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学生头脑中早已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所以上课时要求学生把已剪好的五角星和三角形拿出来,问:“这两个图形为什么分别叫五 — 角 — 星,三 — 角 — 形啊?”我故意把角字拉长了音。很多同学争先恐后地说:“因为五角星有 5 个角,三角形有 3 个角。”结合学生熟悉的五角星、三角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学习热情。
二、在“做”中,经历探究过程。
1 、在“做”中,初步认识角。
( 1 )摸一摸手中的五角星和三角形上的角。
( 2 )指一指,角在哪里?
( 3 )说一说,你认为角是什么样子?(学生说得很好:尖尖的,直直的,平平的……)
( 4 )画一画,师先示范,告诉学生角的各部分名称。学生在本子上画,并标上各部分名称。
2 、在“做”中,丰富表象。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上有角?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先独立找,然后在小组里指一指,说一说。)
3 、在“做”中,加深对角的认识。
( 1 )独立尝试。让学生把带来的材料(纸、钉子板、皮筋、小棒等)自己做一个角。
( 2 )合作交流。 4 人 1 组交流制作方法,比一比哪一组想的办法最多。
4 、在“做”中感悟角的大小。
( 1 )比一比:学生用纸折出一个角,同桌的互相比一比角的大小。
说一说:比较的结果和方法。
( 2 )议一议: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纸扇和剪刀按老师的要求做一做(先打开后合拢)、看一看、想一想。再讨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三、在“做”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堂上,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角,学生欢呼雀跃,纷纷离开座位去找角。学生找角的热情很高,觉得教室里处处都有角,同时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在“做”中得到深化。
1 、摆一摆。
拿出两支铅笔摆角: ⑴ 摆出 1 个角; ⑵ 摆出 2 个角; ⑶ 摆出 4 个角。
学生摆角的兴致很高,在摆出 4 个角时,少数学生有点困难,我让会摆的学生帮助他们一下。学生都摆出来以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2 、剪一剪。
拿出正方形的纸剪角:正方形的纸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学生动手剪一剪。展示几种不同的情况。
五、课虽止,意未尽。
《认识角》一课在“做”中结束了。下课以后,学生的兴趣依然很浓,问:“老师下一节课还让我们玩吗?”“老师,明天的数学是不是这样上了。”……我觉得这都是“做数学”给学生带来的兴趣,给学生带来了快乐。
TAG:
+《“做数学”的快乐—— 《认识角》教学思考》相关文章
- › “做数学”的快乐—— 《认识角》教学思考
- › 初一必看:如何做数学课堂笔记
- › 中考数学:如何做数学课堂笔记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做数学”的快乐—— 《认识角》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