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怎样让生成更有效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当前:首页 >> 怎样让生成更有效

怎样让生成更有效

日期:10-31 19:57:01 |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 浏览次数: 603 次 | 收藏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怎样让生成更有效,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时刻都可能有新的资源不断生成。对于课堂生成的资源只有合理运用、巧妙引导,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学生的思维活动才会自然流畅,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一、怎样捕捉利用“意外”的生成
  
  现实的课堂学习,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精心预设了教学过程,往往学生却超出预设范围,“生成”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想法和做法。面对它教师就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思考其价值取向,及时纳入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对预设作适当调整,教学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得到加强。
  
  【案例一】《商不变的规律》教学片断
  学生通过一组题的观察、讨论,得出商不变的规律后,我又提出了问题:“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请你们接下来再举几个例子,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变不变?”
  生:老师,我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能乘0或除以0。
  师:是呀?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片刻)
  生:因为0不能作除数。
  生:我也发现了,要是有余数,这两个式子就不相等。
  (学生不明白,教师也未曾想到,所以顺势把问题留给学生)
  师:哦,是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生:比如13÷3=4……1,要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就变成(13×5)÷(3×5)=4……5,它们的结果不相等。
  师:大家说说呢?
  (学生举例验证)
  生:是的,如果有余数,结果就不等,不能写等于号。
  (学生经过验证纷纷表示赞同,老师提议掌声鼓励大胆发现的同学)
  生:是的,只要除法算式没有余数,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商是不变的,如果除法算式有余数,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几,商不变,但余数变了,余数也要除以几。
  本案例中,我从观察一组计算题的实例人手,明确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情况,商有没有发生变化,逐步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商不变的规律。这样,提供给学生较多的自由探索思考时间,激出了学生的挑战性,所以就出现了后面未增预设的精彩。
  
  二、怎样引导价值取向的生成
  
  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或不周到,或理解抽象、模糊,或没有深入挖掘,显得表面、肤浅,这时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帮助拓展思路,调整方向,引导深化,把学生引进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强化体验、深层思考,不断引发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判断,推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案例二】《认识平行》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好吗?
  学生尝试,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生1:我是沿着直尺的两条边画的。
  生2:我是沿着方格纸的两条边画的。
  生3:我是沿着练习本上的横线画的。
  生4:……
  师:这些同学都是利用现成的材料画的,有没有不同画法?
  生4:我在白纸上先用三角尺画条直线,再把三角尺移下来再画一条直线(移一点点)
  师:怎么移的?跟同学们说说。
  生4:平移。
  师:如果让你平移20厘米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怎么样?请大家试试。
  生尝试,体会到手会抖动不稳。
  师:刚才移动距离小,我们眼睛看看还行,现在移动距离大了,手按不稳尺了,怎么办?
  学生思考,讨论。
  生5:拿把尺“搀扶”着它(边说边演示)
  师:这样平移还有没有问题?这主意真不错,祝贺你!创造和数学家的想法一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上画平行线的方法……
  案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让学生尝试画平行线,在尝试中摸索画法,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张扬。
  
  三、怎样善待错误的生成
  
  “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数学课上有时学生出现一些错误并不全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纠正,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或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审视,激发学生间的对话交流,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
  
  【案例三】《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片断
  www.gaofen123.com >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谁来说说2、5的倍数的特征?
  (生回答后,马上出示一些数让学生判断是否是2、5的倍数。)
  师接着提问:那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大家先猜一猜。
  生(受思维定势影响几乎异口同声)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显然这一猜想是错误的)我马上引导学生:举例试试呢?
  生:33、36、39
  生:不对,13、16、19就不是3的倍数
  生:23、29、46等等太多了(学生纷纷赞同)
  师:通过举例验证,把你们的猜测推翻了。那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心中充满疑惑,探究欲望强烈,我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学习新知……
  试想:如果我当时在课堂上轻易地包办代替,将正确的结论说出来,而不就错因势利导,那么,这么好的教学契机就会错过,学生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思维发展空间,更不会碰撞出这么多智慧的火花

 
TAG:

+《怎样让生成更有效》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更新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