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寻求“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之间的平衡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当前:首页 >> 寻求“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之间的平衡

寻求“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之间的平衡

日期:10-31 19:57:01 |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 浏览次数: 997 次 | 收藏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寻求“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之间的平衡,

    一、两位教师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一:
    教师出示例题:一辆摩托3/10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这道题你会列式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18÷3/10)
    师:18+3/10击应该怎样计算呢?先请大家自学课本的推导方法,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如果你们小组还不理解,可在全班集中交流时提出来讨论。
    (学生以4人为单位进行小组学习,而后进行全班交流)
    师:其他组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1:我们组对第一步“求1小时行的千米数”用18×10/3婴来计算,经过讨论还是不明白。
    生2:我们组也是这样。
    师:有没有哪一组能解释一下呢?
    (教师扫视全班,但无一学生发表意见)
    师:(手指黑板所画线段图)1小时是几个1/10小时?
    生3:1小时是10个1/10小时。
    师:大家都知道1个1/10小时行了——(生:18×1/3)千米)。
    师:那么10个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生4:1个1/10小时行18×1/3(千米),那么10个小时应行10个18×1/3(千米),即18×1/3×10(千米)。
    师:对,也就是1小时行的千米数是18×1/3×10(千米),即18×1/3×10)(千米),所以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就用18×10/3(千米)计算。(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学生边听边看,终于纷纷点头,恍然大悟。
    教学片断二:
    呈现问题:一辆摩托车3/10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18÷3/10。
    师: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策略。如果用线段图表示3/10小时行驶的18千米,大家思考一下,表示1小时行驶的路程应该怎样画?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并在练习纸上(事先印好)画一画,然后我们再交流。
    学生独立思考画图,然后交流汇报,主要有三种画法:
    生1:先画3个18千米,就是3个3/10小时行驶的路程,再画18千米的三分之一长,也就是百1小时行驶的路程,合起来就是1小时行驶的路程。算式是18×3+18×1/3=60(千米)。
    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生2:因为1小时有10个1/10小时,3/10小时有3个1/10小时。先从18千米里平均分得1/10小时行驶的路程,再画10个1/10小时行驶的路程,就是1小时行驶的路程,算式是18×1/3×10=60(千米)。
    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生3:把1小时行驶的路程看作10份,3/10小时行驶的路程占其中3份。10份长是3份长的10/3倍。求1小时行驶多少路程就是求18千米的10/3是多少,算式是18×10/3=60(千米)。
    师:大家的想法都有道理。
    学生经过讨论,整理得:18×3+18×1/3=18×(3+1/3)=18×10/3;18×1/3×10=18×(1/3×10)=18×10/3。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二、两种教法的比较
    
    案例1中,教师采用了“自学生疑——小组探究——启发讲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学中产生疑问,带到小组中也不能解决,进而产生了需要教师讲解的学习需求,这时教师准确精当的讲解及时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有效突破了认知难点,这样的教学融自学、探究、讲解等多种方式于一体,不能不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
    案例2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尝试发现计算的法则,然而,如果没有什么凭借,学生自主探索与发现计算方法的确实有一定的困难。怎么办?教师是进行一定的铺垫与暗示,还是努力为寻求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来帮助学生进行研究与发现?教者想到了“画线段图”,用线段图为学生搭建了进行数学思考的“脚手架”。通过一段残缺的线段,让学生思考1小时与3/10小时之间的联系,1小时行驶的路程与3/10小时行驶的路程之间的联系。这一设计,为学生多样化的个性思维发展提供了空间,产生了有意义的探索,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建构。
    然而在这里,我们必须指出两点事实:案例1中学生整体的参与度较高,学生对计算法则的理解较为充分,课堂练习中的正确率很高。案例2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但只有少部分学生自主发现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更多的同学充当了旁听者的角色,课堂练习中正确率低于案例1中的学生。
    
    三、关于“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思考与启示
    
    笔者无意评判这两种教法孰优孰劣,事实上,两种教法也各有所长,难以简单的加以评判。两种教法的比较引发了我对学习方式变革的深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需要接受学习吗?新课程中的学生学习一定要采用自主发现的学习方式吗?笔者以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必要让教师在认识上给以明晰的问题。
    1.接受学习等同于“填鸭式”教学吗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还需要接受学习吗?接受学习是否就是“填鸭式”教学?如果教师对这些问题没有正确的判断,就难免会陷入谈“接受”而色变的境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数学标准强调不能忽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些重要方式,并不排斥接受学习,而是要摒弃“机械的”、“无意义”的接受学习。
    我以为,接受学习并不等同于“填鸭式”教学。“填鸭式”教学是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机械的注入式教学,是无意义的接受学习的极端表现形式。而接受学习也可以是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数学教学中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要依靠理解。“理解”是指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非人为的联系。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能够表现出将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和愿望,二是学习内容对学生而言是具有潜在意义的,即能够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建立联系。这种联系必须是实质性的,而非字面上的联系。就数学教学而言,数学学习的内容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学习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相联系。这样,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才能产生。因此,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也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它并没有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
    2.发现学习一定比接受学习优越吗
    在

  www.gaofen123.com 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发现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认知的自我构建,在发现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对自主探索发现的规律、法则有深刻的认识。同时,数学教材本身也有着许多可以供学生探索发现的内容,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知识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发现。但是,我们并不能以此断定发现学习一定优越于接受学习。因为,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虽然后进生在发现学习中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的参与,然而因其认知水平的不足,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甚少乃至无所收获。正如案例2中,虽然少数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发现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但这种少数个体思维的活跃与发展并不能代表学生群体的思维发展。
    研究表明,发现学习有利于基础好、智力好的学生,而不利于基础差、智力差的学生,尤其在一个学生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班级采用,会在成绩上产生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进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客观上已经形成一个悖论。主观上,我们需要发现学习,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发现数学规律和数学知识,客观上,发现学习的过多运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过于尊重带来了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削弱,导致了学生在起跑线上的两极分化。
    3.如何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寻求平衡
    笔者以为,改革不能搞所谓的“矫枉过正”,《中庸》中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正是我们要把握的秘诀一寻求平衡,在平衡中深化,在平衡中寻求突破。那么教师该如何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寻求平衡呢?
    事实上,在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中,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需要的,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不足。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决定,通过寻求平衡,更好地实现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融合与互补。因此,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融合起来使用。概念类的知识只要让学生有意义的接受,记忆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数学运算定律、法则、图形面积的计算、体积计算公式,由于其内容的多样性和探索过程蕴含的丰富价值,可以让学生去尝试发现学习。
    进一步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截然对立起来,而要努力做到“接受中有发现,发现中有接受”(特级教师沈重予语),实现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在更高层次上的融合。比如上述案例2中,设计上可以作这样的改动,当学生探究之前,教师不妨进行必要的讲解与铺垫,“1小时与3/10小时有怎样的关系?1/10小时行驶的路程你会在图上表示吗?”然后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启发更多的同学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更多的学生发现计算规律,促进学生整体的数学思维发展。
    经历了以上的分析和思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并非水火不容、互相排斥,只要我们寻求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那么,两者完全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状态。
    
    

 
TAG:

+《寻求“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之间的平衡》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更新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