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没有预约的生成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当前:首页 >> 没有预约的生成

没有预约的生成

日期:10-31 19:57:01 |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 浏览次数: 378 次 | 收藏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没有预约的生成,

    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如何促使我们的课堂具有生成性呢?笔者通过课堂实践认为:只有教师开放课堂,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师生互动,才能使课堂成为动态生成的师生成长的共同体。下面结合“周长和面积的比较”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无意开放
    
    我在教学“周长和面积的比较”时,教案预设的是让学生用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形,再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课堂上,我在提要求时却说成:“用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再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无意间,教师开放课堂的程度更加广阔了。)
    
    二、动手实践
    
    学生拿出小正方形高兴地进行拼图,小组内时而交流,时而争辩,时而迷惑,时而赞叹……不一会儿,竟涌现出多种精彩的拼图。
    生1: 周长14厘米,面积6平方厘米。
    生2: 周长10厘米,面积6平方厘米。
    生3: 周长14厘米,面积6平方厘米。
    生4: 周长12厘米,面积6平方厘米。
    生5: 周长24厘米,面积6平方厘米。
    ……
    (学生精彩的拼图超出教师的预料,我决定调整教学设计,促进课堂走向生成。)
    
    三、动态生成
    
    我顺势让学生观察各种拼图和计算的周长与面积,看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用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不管拼成什么图形,它的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
    生2:我发现用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周长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生3(马上追问):为什么周长会不一样?
    生2:因为他们的形状不一样。
    (学生开始出现了激烈的争辩场面,我马上表扬生:和生,争辩得好。教师的赞扬,更加激发了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生4:我发现用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周长最长是24厘米。
    生5(指着对应的图):我知道原因是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算成了周长。
    (我又表扬了生5不仅说明了原因,而且还形象地指图解说,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
    生6:我发现用6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是10厘米。
    生7:为什么周长最短会是10厘米?
    (师生皆哑口无言,我深深地被这没有预约的生成所折服!)
    
    【反思】
    
    1 开放课堂是生成的前提。
    因为只有开放课堂,才能使个体的个性展示成为可能,才能引起全体学生的互动与生成。综观以上案例,正是由于教师的无意开放,拓展了开放的广度,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独特成果,才生成了以上五种精彩的拼图,也为下一步的“动态生成”埋下了成长的种子。
    2 动手实践是生成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实践。才能有独特的体验,才能为“动态生成”奠定良好的基础。综观以上案例,正是由于学生充分的实践(自己动手拼出多种图形),才使后来学生的争辩、互动、生成成为可能。
    3 师生互动是生成的沃土。
    师生互动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只有在课堂上真正实现师生互动,才能为课堂的生成提供沃土。综观以上案例,由于课堂上实现了生生互动(争辩、解说)和师生互动(表扬、赞叹),才生成了“周长不一样的原因是形状不一样”等新知识。
    总之,笔者认为:只要教师开放课堂、学生动手实践、师生实现互动,必定会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生成。
    .

 
TAG:

+《没有预约的生成》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更新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