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这一学期我们数学组开始尝试“同课异构”的教学教研模式。新教材增加的“统计”知识,分散在每一册中,各有侧重点而又互相联系,不牵连教学进度,不受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影响,所以就成了我们小课题研究的对象。
我们试图从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教师分别来试教,把小学阶段有关统计的知识串成线,通过横向联系、纵向比较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水平。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统计”这一部分内容包括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5格)。综合考虑后,教学二年级数学的韩老师和我选择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这一内容。经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和对学生原有知识的了解,我们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以及复式统计表的优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让学生通过对自己熟悉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案例描述与分析】
第一次试教: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韩老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了第一次试教。教学过程简要如下:
一、填写单式统计表
1.你参加过几次学校组织的体检?你还记得第二次体检时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吗?(学生自由回答)
2.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全班学生的体重情况,我们可以分段来统计。(出示未填数据的单式统计表)
3.老师想了解我们班19及19千克以下,20—24千克、25—29千克、30—34千克、35及35千克以上的各有几人?可以用什么办法完成这张统计表呢?(1)讨论选取收集以上数据的最佳方法。(2)师生共同完成以上统计表。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和一年级时比较,大家的体重发生了什么变化吗?教师出示一年级时同学们的体重情况统计表。(具体数量课前填好)
你们有没有觉得在两张表格上比较不大方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两张相关联的统计表合成一张统计表的方法。
试着完成复式统计表。指名汇报该复式统计表的填法,教师在投影上填写。
像这样的表格我们叫它复式统计表。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析统计表,教师根据学生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1)一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千克的人最少。(2)二年级时,体重在( )千克的人最多,( )千克的人最少。(3)你还能发现什么?
三、拓展应用
刚才我们通过统计了解的是全班同学整体的体重情况,想不想了解自己的体重是否符合标准呢?老师从网上查到了一份资料,(出示“儿童体重对照表”)。
(1)这个表你会看吗?(指名说)
(2)对照这个表你觉得自己的体重怎么样?以后你会怎么做?
第一次试教后的讨论:
几经讨论,老师们对这节课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了两个方面:
1.是否让学生体验分段的需要?
这次的统计数据不是一个数,而是一段数,这是一个新知识点,韩老师采取了直接告诉学生“为了更清楚了解我们班的同学的体重的整体情况,我们可以分段统计”,学生会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分段统计?这样统计有什么作用?
2.是否让学生经历合二为一(把两张单式统计表合成一张复式统计表)的过程?
“复式统计表”教学时韩老师能注意让学生从复式统计表中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但是在从单式统计表到引入复式统计表时,是老师直接呈现给学生的,没有体现出让学生经历引人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没能很好的体现复式统计表的优点。
调整后的教学思路:
再一次重新设计教学过程时,在保留原有精彩的基础上以解决老师们提出的两个问题为出发点,重构思路,过程简要如下:
第一环节:产生分段统计的需要
一、确定分段
1.体育课上崔老师给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立定跳远测试,你跳了多少厘米?
2.怎样来评价同学们的成绩呢?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经过讨论确定五个等级:优+、优、良、中、差)
3.你认为跳多少厘米就可以评优+?那其他等级怎样划分更合理呢?(确定好分段的范围)
二、分段统计
1.(出示表一)师生一起把分段的范围填在第一行中。
2.这个统计表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分段统计有什么好处?
3.如果一位同学跳了135厘米,应该填在哪一栏?155厘米呢?
如果我想知道全班同学在这些段中各有几人,怎么办?
4.你打算怎样统计?哪一种方法更快一些?
请同学们再确认一下自己应属于哪一栏。
(3秒钟思考)当场统计。(学生拿出统计表,师生一起合作完成。)
5.展示学生的统计表:他统计的和你们的一样吗?可以怎样验证统计的数据?
第二环节:体验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
一、复式统计表的形成
1.二(4)班也进行了立定跳远测试,老师把他们的成绩统计了一下,请同学们拿出表二。如果想比较这两个班级的成绩,怎样比较方便?
2.学生经历操作(把两张表靠近一点,或者折起相同的表头)——展示——再操作。(重点讨论表头的修改、填写)
3.电脑动态演示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
4.和刚才的两张单式表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这一格:这里分成了三项:次数、人数和班级。(师生明确这三项所对应的范围)
5.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二、填写、分析数据:
1.学生把表格填完整。
2.完成下面的填空:
(1)1班立定跳远成绩在( )厘米人数最多,在( )厘米人数最少。4班立定跳远成绩在( )厘米人数最多,在( )厘米人数最少。
(2)立定跳远成绩在150厘米以上的人数,4班比1班多( )人。
立定跳远成绩在120厘米~130厘米的人数,1班比4班多()人。
(3)1班和4班共有( )人达到优。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看了这份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为什么?
【思考】
将近四周的反复备课和两次试教,有了很多的思考,有几点感触颇深:
一、简单而不简约的教材
选定要教学“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这一内容时,我们第一个感觉就是内容太简单,教材上就只有一幅学生测量体重的情境图、两个单式表一个复式表,还有一句话“在一个表里怎么表示呢?”,如何利用这些简单的素材让学生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呢?想着这个问题,围绕着教学目标,我们吃透教材,反复讨论,找体育老师查找体检记录、测试成绩,上网查阅学生标准体重资料、打印表格……,为了能对统计的结果做到胸有成竹,我们亲自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真切地体会到“站在”教材外面看——简单,“钻进”教材里才知——不简单。
教师只有用好简单而不简约的教材,才能使其真正为教师的教学导航,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不可估量的学生
第一次试教时,不敢放手让学生去经历产生分段的需要、经历分段的过程、摸索复式统计表的形成过程,其实是我们心里害怕学生想不到,万一冷了场怎么办。但到了第二次试教时,我们发现在课堂上,教师提供了一个支点,学生很快就想到了要分段,因为他们有生活中的经验,比如考试成绩,90分以上是优秀,70~89分是良好等等,由此,我们想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可轻视,课堂上教师要找准切入点,充分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相信学生,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就会还我们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