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对“秒的认识”的导入教学的思考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当前:首页 >> 对“秒的认识”的导入教学的思考

对“秒的认识”的导入教学的思考

日期:10-31 19:57:01 |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 浏览次数: 246 次 | 收藏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对“秒的认识”的导入教学的思考,

  笔者有幸为某次镇级优质课评比当评委,上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秒的认识》,两位老师不同的导入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留下思考。
  A老师的导入如下:
  师:(出示刘翔奥运会跨栏比赛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刘翔。
  师:看来大家对他都很熟悉,他在110米跨栏比赛中夺得世界冠军,被称为“世界飞人”,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你们猜一猜,刘翔110米跨栏比赛用了多少时间?
  生1:10秒;生2:1分;生3:30秒;生4:5秒;生5:1秒;……
  学生各种答案都有,且大多猜的答案都比12秒少,教师有点急了。
  师:大家猜了很多,都没有猜对,现在老师告诉你们,刘翔110米跨栏比赛的时间是12秒88,13秒不到一点点。你们说,他跑得快吗?
  生:(差不多异口同声)太慢了,刘翔跑得太慢了。
  老师傻了眼,不知所措。
  刘翔的形象一下子在学生的心中变小了,原来设计的思想教育这时也显得苍白无力而又无可奈何。何也?据课后了解,这个班的学生没有跑过60米和100米(学校运动会有60米项目),不知道什么叫做“跨栏”,只知道刘翔的名,不知道刘翔的事。既然让人猜,我就乱猜;既然被称为“飞人”,那肯定跑得很快很快;既然是“飞”,还用得了几秒?刘翔的跑步时间与学生的想象相去甚远。
  B老师的导入如下:
  师:(出示刘翔奥运会跨栏比赛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生:刘翔。
  师:看来大家对他都很熟悉,他是奥运会110米跨栏比赛的世界冠军,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班×××同学参加学校60米跑步比赛获得第二名,他的成绩是9秒48,也就是10秒少一些。110米跨栏比赛,是要跑110米的路程,中间还要跨过10个栏,你们猜一猜,刘翔用了多少时间?
  生1:30秒;
  生2:1分;
  生3:40秒;
  生4:55秒;
  生5:25秒;
  学生的答案很多,但没有一个人的答案比20秒少。
  师:现在老师告诉你,刘翔用了12秒88,13秒少一点点。
  生:(差不多异口同声)哇噻,太快了。
  生:简直会飞。
  师:对啊,他跑得像飞一样,因此,被称为“世界飞人”。13秒时间有多长呢?我们来体验一下(看着钟,一边拍手,一边数数,体验13秒时间的长短)。
  以学生60米跑步成绩为支点,让学生去推理、去演绎,猜想110米跨栏的成绩,再准确揭示刘翔的成绩,在对比中突出刘翔速度之快。刘翔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思想教育水到渠成,设计意图也自然兑现。

  www.gaofen123.com


  课后我陷入沉思。
  一、追求时尚不一定好
  追求时尚本来是好的,但教学中追求时尚不一定好,再说,大人的时尚与孩子的时尚不一定一样。拿大人的时尚来代替学生的时尚,肯定成问题。神州六号上天,有人就拿神州六号的发射场景来导入“秒的认识”,结果学生因不熟悉神州六号而不知所云。刘翔获得110米跨栏世界冠军是值得庆贺自豪的,是可以拿来导入新课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是否熟悉这件事情,尤其是农村孩子。倘若孩子们不熟悉这件事情,要解释刘翔是何许人也?要说明110米跨栏是怎样的情况?多么费时。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薄弱,还要引导学生领会12.88秒是快还是慢?这样的导入还有意义吗?本来是想利用刘翔获得110米跨栏世界冠军的成绩很快导入“秒”,现在却反而要一起了解刘翔获得110米跨栏世界冠军这件事,这样的导入不是本末倒置节外生枝吗?这样的时尚不要也罢。B教师把刘翔110米跨栏比赛与学生的60米比赛结合起来来教学,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诠释“时尚”,效果尚可。
  二、猜想不是盲目瞎猜
  我以为,猜想是先想后猜,既要有“猜”的成分,也要有“想”的成分,是“猜”与“想”的有机结合。想,指的是把要知道的结果与自己的经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苦思冥想;猜,指的是联系自己的经验、知识经过苦思冥想以后对结论的几种猜测。猜想不是瞎蒙。A教师的“猜想”学生是没有动脑筋的,没有与学生的经验紧密联系,学生是在胡乱瞎蒙,这不是猜想,起码不是数学意义上的猜想。B教师把刘翔的跑步与学生的跑步联系起来让学生猜想,这种猜想是与学生的经验紧密相联系的,是先想后猜的,是有价值的。
  三、材料要联系学生实际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力求体现数学生活化,但不是说只要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就可以了,这个“生活”、“实际”是要与学生紧密相联系的,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学习的起点之上进行教学才有成效。倘若所选取的实际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即便是现实的,也会变得抽象枯燥了。A教师的教学,所选取的材料虽然联系了实际,但这实际离学生太远,割裂了学生的经验与刘翔跑步的联系,所以效果不好。B教师已经意识到刘翔的跑步与学生的生活有些距离,借助学生的60米跑步比赛,利用这个支点,说明110米跨栏的情况,让学生根据自己同学的跑步成绩来推理猜测刘翔的成绩,说明刘翔的快,来引出“秒”这个时间单位。效果较好。
  四、教学要不断钻研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时间,同样的选用材料,近乎相同的学生,却由于使用方法不同,效果迥然不同。难怪我们在使用名师的教案时总觉得不是很理想。当然,我们的课堂调控、教学方法、学生水平等因素无法与名师相比,但我想主要问题是在教学细节的处理上,我们往往没有处理好,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这话很有道理。A教师使用刘翔获得110米跨栏世界冠军这一材料导入没有想到联系学生的实际,效果不佳。而B教师却在使用这一材料时联系了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较好。困惑我们一线教师的是:A教师怎么就想不到联系学生实际呢?B教师怎么就想到了联系学生实际呢?也可能A教师在课前预设时已经想到要不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结果因不知取舍而最终放弃。但不管怎么说,给我们的一个启迪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如何教学,不断钻研锤炼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才能适应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需要,以至于提高教学的质量。

 
TAG:

+《对“秒的认识”的导入教学的思考》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更新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