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米的认识、画线段教学设计之三(公开课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当前:首页 >> 米的认识、画线段教学设计之三(公开课教案)

米的认识、画线段教学设计之三(公开课教案)

日期:10-31 19:57:01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浏览次数: 791 次 | 收藏

标签:教学设计,http://www.gaofen123.com 米的认识、画线段教学设计之三(公开课教案),
  米的认识、画线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4、会用学生尺画线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胶带、标签纸等。
  学生按小组准备:米尺、卷尺、学生尺、剪刀、绸带、标签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提出目标。
  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有: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学生尺画线段。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初步认识米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老师的身高是1米5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
  谈话: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绳子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绳子,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绳子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启发:(指拉开的绳子)这段绳子的长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可以用尺量一量)
  2、认识1米。
  出示米尺。
  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看一看、数一数米尺上的刻度,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3.、用米尺量。
  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绳子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
  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绳子,再让每个小组照样子量出1米长的绳子。
  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
  讨论:标签离地面都是1米,为什么贴的位置各不一样呢?
  谈话:现在同学们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大家张开双臂,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一些,还是短一些?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提问:你能用两手比画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比画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请每个小组在教室里任意选一样东西,量一量,看从哪儿到哪儿的长正好是1米。
  小组活动后,交流汇报。
  (二)深化对1米的认识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3)谈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睁开眼睛,伸出双手,比画一下1米的长度。
  (4)提问:知道1米有多长了吧?如果不用米尺量,你能剪出一根1米长的绸带吗?
  学生活动后,用尺量一量剪出的绸带是不是1米长。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6)完成“试一试”。
  先分别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门的宽和高,再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7)谈话: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到一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到一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再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身边,最后围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形。
  (三)用尺子画线段。
  1、学生用尺子画几条线段。
  2、学生展示。
  3、说说怎么画?
  三、质疑问难。
  通过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吗?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用米尺量教室的长的宽。
  2、画一条比六厘米短期2厘米的线段。
  成功之处:教学时,我从“消防队员抢险时,为什么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一个问题中创设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紧紧抓住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个特征,反复用多种方法强化学生对线段的认识。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教室里的线段,再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并发挥想象、推理、讨论来理解线段,再给出4个点,让学生在每两点之间画线段,既练习了画线段,又加深对线段的意义的理解。最后以“小明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图,走哪条路最近?”来深化知识。整节课自始自终、由近到远都与生活实际问题密切地结合,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也很活跃。 
TAG:

相关分类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更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