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认识钟表》案例反思与点评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当前:首页 >> 《认识钟表》案例反思与点评

《认识钟表》案例反思与点评

日期:10-19 12:15:01 |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 浏览次数: 913 次 | 收藏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认识钟表》案例反思与点评,
  【案例前的思考】
  ◆教师应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注意些什么?
  【背景介绍】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由教龄只有一年的年轻老师执教的题为“认识钟表”(北师大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教研课,执教老师姓李。该课展示了该老师对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些值得学习的教学方法, 也显露了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不足与稚嫩。下面笔者将对原授课的一些优点加以肯定及对几点不足提出了建议,与大家分享。
  【案例描述】
  课一开始,李老师就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然后利用幻灯片展示了不同时代,五花八门的钟。各式各样的钟立即吸引了学生的目光,成功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接下来是认识钟面。当李老师刚刚拿出实物钟让学生观察的时候。几个学生就争先恐后地说:“6点”,“时针”,“分针”,“秒针”…… 李老师脸色一沉,生气地白了一眼,那些学生马上会意地有所收敛。李老师接着问道:“同学们,看看钟面上,一共有几个数?有几根指针?这根粗粗短短的是什么针?较细较长的针是什么针?……”学生们按步就班的回答让李老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对整时刻和半时刻的认识,李老师边拨钟边让学生说时刻,同时板书,让学生归纳,小结出认钟的规律。在完成了书上的练习之后,李老师把学生带进了欢快的迪士尼世界。孩子们高兴得跟着又唱又跳,疲惫的情绪一扫而空。接下来李老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动手的环节:我说你拨. 及时地让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起来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在最后一个部分里,李老师不忘教书的同时也育人,将数学与思想品德整合在一起,通过对比小东和小芳一天的作息对学生的时间观念进行了较深刻的教育。
  总的看来,这节课较迎合低年级的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形式多样,动静结合,学生的参与面很广.同时执教老师还善于捕捉学生的兴奋点,在学生感到疲倦的时候,不忘用迪士尼的卡通英语“What time is it?”来给学生注入一剂兴奋剂.整节课充分落实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重要教学建议。
  【问题与反思】
  这节课的几个片段使笔者颇有感慨,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见解:
  片段1: 李老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 “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欢参与的游戏形式,猜谜语导入,很容易造成轻松的课堂气氛。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 猜想, 推理, 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新课,正是符合这样的课改的精神,在刚上课就让学生对这节课产生了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www.gaofen123.com
  片段2:笔者认为在教学生认识钟面的时候,李老师不应该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时针和分针外形上的特点,以及两指针在转速上的不同及相连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才记得牢。 否则,单纯的引导学生从指针的长短粗细去分辨时针和分针,是很容易让一些记性不大好的学生产生混淆的。 也就是说该老师在这里引导的时候不是放的很开,往往这样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瑞士的一位专家皮亚杰指出,“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这样,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因此应该给学生一个开阔的空间给他们去想象,在这种想象中去体会、发现问题。我们知道知识是可以传授的,但是一个人的体验是无法去传授的,所以应该多让学生去体验,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是有益的。
  片段3:在教学整时刻和半时刻的时候,李老师采用了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发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即刚才是8点半,现在是9点半。充分利用这些共同因素,创设迁移情境,就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对比,显示共同因素,促使知识逐步迁移。
  但是在板书方面笔者认为有所欠缺。李老师只对7时,8时,8时半,9时半这几个时刻作了板书,却没有将相对应的钟面图片贴在黑板上。 给学生一个完整、直观、全面的板书,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中,老师运用实物、模型、挂图以及参观、操作等手段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直观的板书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对整时刻的特征进行归纳。
  片段4:在认识钟表这一节课中,半时刻的认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正当我等待着李老师向学生提出: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的时候,李老师已经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进行下一个部分的内容了。 为什么不留一个质疑的机会给学生呢?质疑是让学生及时消除在学习中尚未解决的疑团,发展独立思维的好机会。教师需认真做好质疑释疑的工作,注意表扬思维超前的学生。
  片段5:在最后一个环节里,李老师将数学与思想品德整合在一起,通过对比小东和小芳一天的作息对学生的时间观念进行了较深刻的教育,达到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的目的。 将德育与数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以上是笔者对李老师这节课的一些观感。另外,在控制课堂纪律方面李老师还是做得很不错的,整节课里我没有发现教师对学生予以责备与批评,倒是发现了老师经常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很好地运用了小组之间的各项评比,将学生引导得能放能收,在新教师当中已属难能可贵。
  【案例点评】
  此案例为刘老师对一节课几个片段的见解。在她的评述中能看出她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突出了教学是教与学活动的统一。特别是《认识钟表》这一课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是靠自身的活动来完成的,老师无法代劳。从这节课看,我想教者还应渗透什么是顺时针,逆时针这一概念。因为顺时针,逆时针是生活中数学经常用到的.可以通过扩展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
  总之,真正的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就是要通过设计一个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思考、迁移,使他们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以提高。我想通过刘老师对节课的反思和评析. 不但充实了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反思、学习,自身的业务水平将有很大的提高。  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 (点评:刘红)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更新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