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七法

小学语文阅读

当前:首页 >>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七法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七法

日期:10-31 19:57:01 | 小学语文阅读 | 浏览次数: 648 次 | 收藏

标签:语文阅读文章,http://www.gaofen123.com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七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形成阅读期待,使学生乐于阅读,勤于阅读呢?
  
  一、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示范,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小学生对名人都有崇拜的心理。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述名人读书故事,展示名人读书格言,多种形式向他们传达读书理念,激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不可胜数,它们就像撒落在文学百花园中的颗颗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它们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助推器,如: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高尔基;好书是最珍贵的珠宝——别林斯基……这些名家名言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认识到读书的意义,激发了学生漫游书海的兴趣。再如讲邓小平、鲁迅读书爱书的故事等都会给学生深远的影响,并促使学生产生“我要读书”的愿望。
  
  二、现身说法,讲讲读书的乐趣
  
  1 教师现身说法。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教师本人喜欢读书,从读书中受过益,把这些讲给学生听。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有着暗示影响的作用。在班级中我曾对学生讲我自己小时候的一则读书故事:“我曾经读过《白雪公主》,至今还难忘故事中善良的白雪公主……”。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要现身说法,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讲有趣的典故,多谈读书的收获,多讲读书的乐趣,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2 高年级段学生现身说法。学生现在正处于成长阶段,模仿能力很强。有时自己身边的同学、小伙伴就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有时找找他们身边的例子让他们学习,更加容易让他们接受。
  
  3 本班学生现身说法。这就是从班级中找一位喜欢读书的学生讲一讲自己读书的故事,从读书中获得的乐趣,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有的学生讲通过读书知道了三十六计,有的学生讲项羽的故事……听了这些有趣的故事,学生自然就会对阅读产生一定的期望,也会希望自己能多知道一些类似的知识。
  
  三、因势利导,由课内走向课外
  
  1 读名人写的文章。当学生写名人伟人撰写的文章后,可以相机介绍由他们所撰写的其他文童以加深学生对这些伟人名人的认识,感受他们的不平凡。如上完《海伦凯勒》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2 读名著的全篇。现在的课文有一些名篇选段,在学完了片段后,教师可以介绍全篇让学生去读读,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如上完《林冲棒打洪教头》读《水浒传》,上完《三顾茅庐》读《三国演义》,上完《寓言两则》读《伊索寓言》等。
  
  3 读一位作家所写的一个系列的文章。如上完了《匆匆》可以再去读一读由朱自清写的《春》、《背影》等,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
  这几种文章的阅读,是“课文”的补充和拓展,是与课内的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定要在上完课文时趁热打铁,及时介绍。
  
  四、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不管对谁都有着神奇的力量,当然小学生也不个例外。教师要巧妙地设置悬念,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心理,那何愁学生不紧紧地跟着你走?如向学生推荐《草房子》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悬念抓住学生的心:是谁夏天穿上冬天的衣服将自己捂得严严实实跑到学校里闹出了笑话?……大家去读一读《草房子》这本书吧,从这本书中你不仅能找到答案,而且在这些人物的身上你会发现或许有你自己的影子。
  
  五、断章取义,扣学生之心弦
  
  断章取义,顾名思义,就是讲讲一个故事中最精彩最有趣的片段,扣住学生的心弦,然后戛然而止,进而让学生再去读读全篇。如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时,我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这是一本记录了一个孩子一学年成长故事的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1859年,法意两国联军因救隆巴尔地,与奥地利进行了一场战争。六月的一天,意图一队骑兵侦察敌情,在一家农舍门口碰见了一个少年,这少年是一个孤儿……那他的命运如何呢?其实除了这个故事外,在这本书中,还有其他的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呢,你想看吗?讲到故事最最关键的地方,正当学生兴趣盎然时,停止了讲故事,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让学生产生了要看这本书的欲望。
  
  六、抓住时机表扬,树立读书的楷模
  
  小学生毕竟是小学生,光靠教师口头上命令式地让学生阅读课外书是很难收到成效的。如给学生找一个身边的榜样楷模,那学生的读书就有了可赶的学习对象了。一次我在评讲作业讲到一个成语:负荆请罪,正当我刚要讲这个成语故事时,班里有一位同学在下面小声地讲了起来,我就让他给其他同学讲,结果出人意料,他不但讲清楚了故事里的情节就连难记的国家名字以及人物的名字都讲得那么清楚,这让我感到非常意外,也很惊叹他的课外阅读之广泛,我抓住时机,在全班表扬了他,树立了典型,并谈了读书的好处。
  
  七、定期开展语文读书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
  
  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举行阅读成果展示,组织交流、评比、竞赛等,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小学生获得并保持阅读的兴趣。如举行美文诵读、天才表演家、小小推销员、手抄报展示……这些活动的开展,努力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乐读、善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
  吕叔湘先生曾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如果一个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爱上了阅读,那他将受益终身。  
TAG: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阅读 更新

小学语文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