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重视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虽已引起了重视,但少数教师对此理解仍有偏颇,做法不当:生活引进较随意,感悟缺乏针对性;朗读不重情感,感悟缺乏基础性;语言品味脱离内容,不具一致性……汉语言具有超语言性,由听觉和视觉传递的语音和文字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隐藏于视听信息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些要依靠听读者心灵的“眼”和“耳”来把握,这心灵的“眼”和“耳”不是书本上的知识,也不是教师传授的经验,而是人心中未曾泯灭的感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倡重视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培养,原因正在于此。
因此,阅读教学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想象,去感受,去体味。
一、联系生活,体味语言
新课程特别关照儿童的生活世界。阅读教学联系学生生活,能增强体验,促进感悟。教学应注意根据语言材料,紧扣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选择联系生活的内容,保证语言材料与生活现象形象相似,内涵相近,情感相关,以利于学生走进语境,去感受,去体验。如,阅读《月光曲》中“兄妹俩的对话”,学生虽能领会兄妹俩相依为命的情感,但朗读时难以真切地表达这种情感。这主要是学生生活与课文语境的差距所致。为此,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不知为什么,读到这段话,我便想起这样一件事:那天,校长向我推荐了杂志上的两篇教学论文,他告诉我,文章是两位青年教师写的,嘱咐我仔细看看,并认真地说:‘要是这两个教师能到我校工作该有多好!’听他这么说,我不禁脸一热,自己工作快十年了,可……我忙说:‘校长,都怪我们不争气。’校长一听,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不,不,我是说着玩的。’望着校长,我心头一阵激动,不知说什么好。校长的话像重锤一下敲在我心上。我从他的话中,听出了他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希望,感受到了他对我的理解和宽容。你们生活中可能也有类似的事吧。”结果,学生大多想到了类似的经历,一学生这样描述:“那次,同桌张翔买了件羽绒衫,可我老是穿那件棉袄。放学一到家,我便对妈妈说:‘妈妈,给我买件羽绒衫吧,看人家张翔……’‘是啊,是该买。’停了一会她说,‘可是,一件像样的羽绒衫得200多块呢!’望着妈妈焦急的样子,再看着她满手的老茧,我不禁后悔起来,忙说:‘妈妈,我说着玩的,其实,我这棉袄不一样防寒吗。’妈妈一下子把我搂在怀里,我抬头看时,她眼圈红了。”(说到这儿,该生声音低了下来,显出难过的样子)由于有了真实的生活奠基,有了自我的体验铺垫,学生再次朗读时,大多声情并茂,情真意切。
二、领会情感,体味语言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是语言内容的聚焦和语言形式的指向。在语文教学中,以课文表达的情感为线索,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情境,构筑语言形象,理解语言意义,领会语言情感,体味语言魅力,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与作者、文章人物心灵沟通,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有这么一段:“‘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这是小女孩心灵的呼唤,情感的迸发。为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近人物,体会情感,教师这样引导:“同学们,可怜的小女孩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可是火柴一灭,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她看到了奶奶——世界上唯一疼她的奶奶了,她是多么担心奶奶也在顷刻间离她而去啊!因此,她发出了令人撕心裂肺的哭喊(出示片段——见上文),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想象:由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看到这画面,你的心情如何?”在学生静心读书后,教师引导进行语言情境的描述:
“我看到小女孩身着破烂的衣服,在刺骨的寒风中,在冰冷的雪地上,高举着双手在向奶奶发出凄惨的叫喊,她要奶奶带她离开这黑暗的世界。”
“小女孩骨瘦如柴,衣服褴褛,浑身上下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在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世界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她哭喊着,呼叫着,要奶奶把她带走!带她离开这个世界!”
“听到小女孩的哭喊,我走近一看,那场景真叫人惨不忍睹,你看她双膝跪地,满脸泪水,举着双手,颤抖着声音,向奶奶呼喊着……”
深情的描述,真切的吐露,表明学生已走进课文,走近人物,感受到了语言的形象内涵,触摸到了语言的情感内涵。此刻,教师以角色体验方式作进一步引导:“这场景令人心酸,这画面令人心醉,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小女孩,这么寒冷,这么饥饿,这么孤独,这么痛苦,你看到了奶奶——世界上唯一疼你的奶奶,你会怎样向奶奶发出呼喊啊?(稍停,让学生酝酿情感,而后朗读片段——见上文。)
在这里,教师没作有感情朗读的技术性指导,也没有情感体会的外显性话语,而学生对情感的体会是深刻的,对情感的表达是真实的。语言促成了情感领会;情感深化了对语言的体味。
三、推敲词句,体味语言
语言内容的感悟与语言形式的赏析,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离开了语言内容,语言形式的赏析便成为无本之木;舍弃了语言形式,语言内容的感悟就无所依附。从教学现状看,不少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割裂两者的关系:理解语言内容,忘却语言形式,语文课上成单纯的情感教育课;理解语言形式,丢失语言内容,语文课变成抽象的文字分析课。如何让学生在感受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同时,感悟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叙述语言内容、描述语言形象、表达语言情感的方式方法,实现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才是我们语文老师不懈的追求。如,《广玉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有这样一句:“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它已经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对已凋谢的花儿写得如此充满生命活力,惹人喜爱,令人赞叹。为让学生感受这一点,教师这样引导:首先是朗读句子,叙谈感受。教师让学生读读上面的句子,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学生有的说,我先前认为,开了的花儿美,凋谢的花儿肯定不会美,可作者这样写,开放的和不开的完全可以相媲美。有的说,开了的花美,没开的花美,凋谢的花也美,这就是广玉兰的特殊之处。从学生发言可以看出,他们都感受到通过作者的描述,广玉兰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特殊的美。其次是运用比较,品味语言。教师出示句子:“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它长成了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但是花瓣凋谢了。”让学生朗读并与原句比较,叙谈收获,学生明白:虽然两句话写的同是广玉兰,但原句表达的是欣喜,改后的句子表达的是伤感,作者迥然不同的情感,是借助词语位置的变化来表达的,句中的“虽然花儿凋谢了”变成了“但是花瓣凋谢了”,用“虽然花儿凋谢了”,就让人并不注意它的凋谢,而重点去欣赏它的美丽,而用“但是花瓣凋谢了”,就把人的目光引到了它的凋谢上,让人感到不快。这就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表述的魅力。在此基础上,趁势拓展,促进深化。先让学生比较“虽然你成绩进步了,但是还比较差”和“虽然你成绩还比较差,但是你进步了”两句话,体会词语位置的变化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诗人望着渐渐下山的太阳,()地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人望着渐渐下山的太阳,( )地说:“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
结果,学生在第一括号中分别填上了“无限惆怅”“十分伤感”“摇头叹息”“深感惋惜”等,在第二个括号里分别填上了“洋洋得意”“兴致勃勃”“点头晃脑”“眉飞色舞”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句子意思理解的准确和深刻。
上一篇:个性化阅读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异彩
下一篇:阅读教学四部曲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