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第九册。)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能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进行解释,在读中深入体会“轻轻地”、“从容地”、“镇定地”等词语的内涵。
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和勇气。
教学重点:
通过母子三人的表现,体会“生死攸关”的含义。
教学难点:
朗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机智和勇气。
教学过程:
一、自由读文,整体感知故事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教材插图中的烛光,请学生形容这是什么样的烛光。
2.教师指出:在战争时期这是“生死攸关的烛光”,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文本呈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设悬念,吸引学生读文本。)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生死攸关的烛光?
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为什么是生死攸关的烛光。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哪些人的生命与烛光有关,为什么和烛光有关?
二、结合句子,理解重点词语
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词语:秘密、绝密、绝妙;危机、厄运;从容、镇定。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具体内容解释“绝妙”、“危机”、“厄运”的意思。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把课文读懂。
3.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①绝妙:伯瑙德夫人把装着绝密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教师点拨:你从“终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两个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②危机:德国军官点燃了蜡烛,万一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教师点拨:“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这里的“似乎”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表面安全,实际上危机四伏,一家人的生命随时会受到威胁,渗透“生死攸关”的意思。)
③厄运:蜡烛会很快烧到金属管处,然后自动熄灭,秘密就暴露了,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许就要结束了。
三、研读文本,感悟“生死攸关”
教师点拨:在危机和厄运面前,伯瑙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对待的?他们又是怎样化险为夷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1.理清故事情节。
①请学生自己练习复述伯瑙德夫人一家在危机面前从容应对、化险为夷的经过。教师可提供下面的句式帮助学生复述故事:
当 的时候,他(她)(怎么做的) 。
(设计意图:提供句式,利于学生迅速理出文章的线索,降低复述课文的难度。)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复述写出故事梗概。
点燃——吹熄——重新点燃
伸手端起—— 一把夺回——端上楼
2.感受机智和勇敢。
教师点拨:读了这个故事,伯瑙德夫人一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再深入地读读课文,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①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设计意图:通过“脸色苍白”引导学生意识到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恐怖;通过“轻轻”一词,让学生感受伯瑙德夫人的镇静,突出她机智勇敢。)
②这时候,儿子雅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③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设计意图:通过写孩子的动作、声音、语言,让学生感受他们人虽小,但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能临危不乱,急中生智。)
四、拓展文本,多元评价人物
教师点拨: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一家人都为保护情报站沉着冷静和敌人周旋,虽然一波三折,但终究赢得胜利。大家想像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写下来。
1.学生写作。
2.请部分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续写,一方面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从多角度评价伯瑙德夫人一家,与人物一起分享机智与勇敢带来的快乐,更深入地领悟文本的主题。)
.
上一篇:组块理解 读出韵味 咀嚼反刍
+《在阅读中夯实词语教学》相关文章
- 在阅读中夯实词语教学
- › 在阅读中夯实词语教学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在阅读中夯实词语教学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在阅读中夯实词语教学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在阅读中夯实词语教学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在阅读中夯实词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