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随笔课改三重境界之想法

数学教学随笔

当前:首页 >> 课改三重境界之想法

课改三重境界之想法

日期:10-19 12:19:30 | 数学教学随笔 | 浏览次数: 235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随笔,http://www.gaofen123.com 课改三重境界之想法,
  很早以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人生的三重境界”,文章一开头引用了佛家的一句禅语: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文章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再后来我看到一篇“手机与人生的三重境界”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很高明地将手机时代划为三重境界,“望尽天涯路,王者”,“为伊消得人憔悴,个性”,“蓦然回首,简单生活”。手机曾被人们奉若神明,如王者般神威,又曾被人们因为追求个性而苦苦寻觅,最后在蓦然回首中,发现简单就是美。
  仔细想来,课改何尝又不是经历着这样的三重境界?其实我早就想写写这课改的三重境界,但一直苦于没有思路,乃至今天,参加了2005年杭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这台由教研员表演的大戏让我有些醒悟。
  如果说我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曾经经历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那现如今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不是可以称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这三重境界何尝不可与手机的“王者”、“个性”与“简单生活”的境界联系起来?
  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改的三重境界:
  境界一:望尽天涯路,王者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我想这个“我”可以喻为是新课标吧。想那年,1999年,课程标准初步构想一经问世,传统课堂就被驳得似乎一无是处,满盘皆错!新课标就被人们奉若神明,如王者般神供着。新课标如是言:我就是王者!我怕谁?我已经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列。2001年,新课标(实验稿)正式出台,更如那呼啸而来、叱咤风云的王者。一时间,各地的通识培训一窝蜂而起,国家级课改实验基地建立,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教材纷纷面世,望着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尚在门外的我们颇是羡慕、颇是神往。
  新课程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提倡算法多样化”,“数学回归生活”,“应丰富学生的数感”,“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让孩子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一个个新的理念充斥着我们的头脑,犹如经历着一次次“头脑风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新课程就是神!
  但,毕竟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当我们真真切切走近新课程时,我们思索着,痛苦着,原来“山不是那山,水不是那水”,此番说得即是课改的第二重境界。
  境界二:为伊消得人憔悴,追寻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其实这重境界,更多是述说教师对课改的一种追寻感受。
  2003年秋季,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推开,浙江亦加入了此列,我幸运地成为其中的一员。惊喜,兴奋,不消说,但很快就经历着一种“在迷茫中前进的痛苦”,我曾如此想——
  走进课改,我曾惊喜,曾困惑,也曾以一份平和的心去思、去教。新年伊始,在新的驿站重新启程时,我的心却陷入了深深迷茫之中。反思自我,感悟教育,总觉得新课标如海市蜃楼般遥远,其美丽只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当激昂与迷茫混搅在一起,颠覆自己的心灵时,我一如斗室中的困兽。
  回头看看自己的课堂,要张扬53个孩子的个性,却又不得不让他们循规蹈矩地聆听老师的“教诲”,“看,XX小朋友坐得真端正!”当我们在课堂上不得不大张旗鼓地进行此类表扬时,感慨这“美丽的欺骗”,“顽皮孩子”,老师想说爱你真不容易啊。试问张扬个性何在?
  提倡小组学习,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选择有趣的问题情境,努力让孩子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然而深入课堂,孩子的学习有效吗?真实吗?孩子们真得快乐吗?探寻一片春意盎然的课堂风景,可春意何在?

  www.gaofen123.com
  如今的课堂很热闹,可细想之,热闹的背后又是什么?当我们关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却蓦然发现知识技能目标旁落时,本末倒置的结果让我们啼笑皆非。“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就用什么方法计算”一度成为数学课堂中的一句时髦话语。随之而来,当一味强调算法多样化的弊端慢慢暴露在课堂学习中时,一句“慎言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就用什么方法计算”从我们的耳畔飘了起来。这又诠释了什么?
  传统课堂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课程又为我们带来一叠串新的问题,面对新教材,教师不知所措,学生不知所措。“看山怎么就不是山,看水怎么又不是水?”2005年春天,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姜伯驹院士率90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从2005年秋季入学起,立即停止推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尽快修订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这一消息大快人心!
  新课程让我们得到什么?让我们失去什么?我们迷茫,我们反思,我们痛苦,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不忍熄灭心底燃起的那盏“希望之灯”,因新课程燃起的“希望之灯”!我们的课堂确实有问题,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都是亟待解决的!我们坚信,新课程理念没有错的,错的是操作层面,教材的编制、教学辅助教材的提供、以及我们理解上的偏差!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到底该是什么样?我们“梦里寻她千百度”,我们“为伊消得人憔悴”!
  境界三:蓦然回首,简单课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我们为上好一节课下很大的功夫,为教材所左右,为现实情况所左右,为新课标左右,经常被弄得摇摆不定,当我们蓦然回首中,或许会豁然开朗。
  怎么样的课堂美丽?简单就是美!
  在这次的观摩会上,张园老师把一个无色彩的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演绎得如此之美,让人不由得赞叹:
  她从一个具体的情境“仓库要运175本《哈利·波特》到新华书店,工人准备每32本一包,这样最多可以装几包?”
  课在估算中展开,最多要装几包?学生估计:200÷30≈6(包)180÷30≈6(包),150÷30≈5(包),170÷30≈5(包)。
  “到底能装几包?还剩几包?”让学生结合独立思考,写出自己求出答案的方法。再此基础上展开小组交流,交流算法。反馈中,得到以下五种算法:
  结论:可以装5包,还剩15本。
  
  在展开交流的基础上探究第②种和第④种之间的关系,揭题: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试一试,笔算262÷43。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分三步走,第一步估商,第二步试商,第三步查商。
  巩固练习,四道基本题(列竖式计算),先完成的同学到一边的电脑前玩数学游戏。练习情况比较好,大约5分钟时间,全体学生过关。
  课堂小结:这堂课干什么?理清知识点和学习的方法。
  试商训练:比比谁选得对,438÷6□,当□里的数是0,1,2,3时,分别可以选哪个商?(6,7,8,9)
  这是一堂好课!我认为好在能不囤于传统课堂的束缚,摆脱了一种程式化训练,比如,170>(   )×32,学生能自觉地结合情境进行有效估计,这实际上解决了重要的如何估商和试商问题;好在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构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沟通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除法竖式的每一步如何产生已经所表示的意义一清二楚,赋予了一个枯燥的数学竖式现实意义,而这正好解决了算理问题;好在能留驻童心的创造,较好地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最优化的协调,体现着数学学科的本质,凸现了数学思考的力度;好在别具一格的作业反馈形式,让先过关的学生离开座位玩数学游戏,这是对孩子最大的激励和挑战,这不仅是对数学优等生的关爱,更使老师能全身心地投入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面对有差异的孩子,我们总在寻求手段,在这里我们似乎得到了某种启示。
  我们在寻觅,我们在探索。其实“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茅塞顿开,回归自然是人生的一重境界,何尝又不是课改的一重境界?“简单、朴实、自然、真实”,这不正是我们要寻求的“答案”?
  回归,不是简简单单的回归,不是对新课程的全盘否定的回归,也不是对原来的理念的全盘重新认可,需要我们思辨,需要我们的冲劲,一如那汽车穿进黑暗的隧道时为寻求冲出隧道时的豁然开朗明亮而勇往直前的冲劲,需要我们追随自己心底那最真实的声音。
  
  农人说:“一花一世界。”
  佛家说:“一树一菩提。”
  不同的老师对课改有不同的看法吧。一切的一切看来似对又非对,似错又非错。此文仅为闲说而已,如能博你共鸣固以为乐,反之亦欣然。

 
上一篇:漫画板书

+《课改三重境界之想法》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随笔 更新

数学教学随笔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