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阅读关于“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思辨

小学语文阅读

当前:首页 >> 关于“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思辨

关于“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思辨

日期:10-31 19:57:01 | 小学语文阅读 | 浏览次数: 793 次 | 收藏

标签:语文阅读文章,http://www.gaofen123.com 关于“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思辨,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建议反映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自此,探究对话、试行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研究拉开了序幕,并逐渐成为热点。然而在试行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一、阅读教学中的“伪对话”
  
  (一)满堂提问,流于形式的小组讨论。由于语文课标在阅读建议中提倡“对话教学”,有些老师便由过去的“一讲到底”变成了“一问到底”。课前,老师们准备好若干问题,课堂上抛售式地连连发问,不管是无疑而问,还是深奥繁难,学生都必须一一作答。还有些教师把“对话”演绎为小组讨论,课堂上经常见到的是学生之间频繁的、不知所云的四人小组讨论。有些话题大而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有些话题小而碎,学生不屑一顾,不能激发学生的活力。
  (二)天马行空,脱离文本的师生对话。由于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有些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倾听文本的情况下,一味地让学生大胆言说,师生对话游离于文本之外,出现了离开文本本身而进行的纯属自己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虽然看上去学生参与了“对话”,但却把在阅读对话中占主导地位的另一方——文本(课文)抛在了一边,学生没有真正和作品(作者)进行心理沟通,这并非真正意义的阅读。
  由于教师们对对话理论不理解而片面追求“对话”,我们的教学中产生了很多的假对话、伪对话,那么究竟何为“对话理论”?
  
  二、复合含义的“对话理论”
  
  语文课标中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教师、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学生与编者的对话等。在这多重对话关系中,核心的对话关系至少包含两种:阅读是读者(学生)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
  可见,阅读对话教学是一个含有多重对话关系的互动过程,要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真正发挥对话理论的作用,我们首先要分清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这两个概念。阅读对话理论源于西方阐释学的接受美学、文学批评理论,在阅读对话理论中,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而教学对话理论,钟启泉先生从教学原理的角度,揭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
  现象(一)是对教学对话的理解不当出现的问题,教学对话既不是从过去的教师满堂讲到现在的满堂问,也不是由学生静静地听到频繁的讨论。在现象(二)中,老师们只注意到了“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却忽视了“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用师生交流、问答等形式代替学生对课文(文本)的反复阅读,不自觉地用“教学对话”代替“阅读对话”。
  面对上述现象,学者们在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改进策略时,往往从教学对话出发,不论是“教学对话”还是“阅读对话”,通通拿教学对话的药去医阅读对话的病,即混淆了教学对话与阅读对话。而从“教学对话”出发提供实施策略时,往往只关注到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究其原因:一方面,从宏观上,老师们对阅读对话教学中教学对话理论的内涵认识不清;另一方面,从微观上,老师们在阅读对话教学中没有运用教学对话理论的操作技巧。下面笔者就从教学对话理论的角度来关注语文阅读对话教学。
  
  三、从“教学对话理论”看语文阅读对话教学
  
  (一)理论基础
  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就十分关注语言的交流与对话的重要性问题。布伯认为对话教学思想的核心是重新确定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中享有自由的同时,必须要为学生确立观点和指明方向,教师应该成为批判性的导师和学生灵魂的向导。师生之间的信任是对话教学的先决条件,是师生关系最重要的特征。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正式提出对话式教育。他把学生看作是能够与教师一起进行积极反思与批判的合作者,师生之间要不断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产生思考。对话的条件是需要建立在平等、爱、谦恭、相信他人的基础之上;对话的关键是提问,教师要提出能够引起思考的问题,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把学生塑造成批判性的思想者;对话需要合作,通过交流,促进人的思考。建构主义作为对话理论的心理学基础,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准与在老师和同伴的协助下解决问题的水准之间存在着“发展可能性”的领域,这一揭示表明人际关系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
  
  (二)内涵及特点
  教学总是与对话联系在一起的。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但是,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对话教学’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综合学者们对“对话教学”的定义,笔者认为,张增田对对话教学的概括比较全面: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品性的教学。究其实质是指师生在真正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爱的氛围中,以言语、理解、反思等互动方式在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提升人生品位和价值的教学形态。在美国,许多学者进行了关于对话教学的实验研究,对话教学是针对上个世纪北美的一些学校进行的灌输式教学提出的。学者们认为,对话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借助先前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口头讨论或者书面交流,对文本达到共同理解。
  综合我国学者的定义及美国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对话这一概念包括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从宏观层面上说,对话需要建立在平等、爱、谦恭、相信他人的基础之上,对话教学思想的核心是重新确定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从微观层面上说,就是通过教师有技巧的提问,借助学生先前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讨论、探究、反思等方式,达到经验交流和意义理解。
  
  (三)实施策略
  1.宏观上,消除权威,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对话教学的实施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和学生个人的“失语”现象,即消除权威意识。这就要求从教学内容和方式上给予教师自由,使师生双方能有效地参与对话,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宽容的关系,教师成为学生批判性的导师和灵魂的向导。其次,师生的平等、有效对话还在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师生对话中,作为个体的教师不仅要与学生群体对话,更重要的是要与学生个体对话,只有调动起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有高质量的师生对话。
  2.微观上,借助学生知识经验,提高教师提问和组织的技巧。基于建构主义的对话教学认为,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空着头脑的,他们有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情感,有着自己对阅读的期望和对阅读的态度。当老师与学生针对文本问题进行讨论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调动这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青少年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知识经验不足,因而教师在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要基于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适时为学生提供支架,通过技巧性的提问、探究和讨论,将讨论的话题简单化,为学生们所熟悉,从而轻松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阅读对话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旧经验的提升和新经验的建立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为以后的阅读提供了阅读经验,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TAG:

+《关于“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思辨》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阅读 更新

小学语文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