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课上缺什么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我有机会聆听许许多多的课:一线教师的课、专家的课、“南派”的课、“北派”的课……在聆听的过程中自己总是被出课教师精妙的设计所折服;总是被出课教师的诙谐幽默所吸引;总是被出课教师的动情所感染。但是课后总感觉在我们的阅读课中还是缺点什么。缺点什么?我想缺少的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二、为什么要开展批判性阅读
多年来,一直在比较中美教育的黄全愈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写到:“美国‘神童’教育的‘童子功’入门第一招是‘培养批判性阅读能力’;第二招是培养‘批判性聆听能力’。在小学阶段还是作为一种行为习惯来培养,到了大学阶段就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了。”我们每个人都清楚批判性思维总是与创新、杰出与卓越这样一些美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综观我们今日的课堂,参与教师的教研,我们会发现对于批判性思维,师生都群体性的缺失。如果我们的课堂只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那么我们的学生只能与“平庸”发生链接,创造型人才从何而谈?那么什么是“批判性阅读”?就是不仅从阅读中吸收性地学东西,更重要的是从阅读中批判性地学习东西。也就是说,阅读不是一个全盘接受的过程,而是要客观的、辩证的、合理的去汲取。
三、怎样开展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习惯,教师首先要拥有批判性阅读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这种意识和习惯,就犹如一个囊中羞涩的人无法帮助别人一样。那么在实践中我们是如何做的呢?
案例一:审视拓展——回归生活的真实性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献你一束鲜花》一课,描写的是一位机场女服务员为一名在比赛中失败的女体操运动员献鲜花的事,从中告诉我们胜利者需要祝贺,失败者也需要鼓励和鲜花,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但是审视我们的现实生活,也许很多失败者连一枝鲜花都得不到。因而课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每位失败者都能得到鲜花?如果我们作为失败者得不到鲜花,我们应该怎样做?经过这样的审视,经过这样的拓展、反思与讨论,学生明白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总是像书中描写的那样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不总是一帆风顺,生活不相信眼泪。当失败时我们应该重振旗鼓,学会自我调节。这样的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找出了文章与现实的距离,深化了学生的理解。
案例二:审视思考——分析文章的合理性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一课,是一篇希腊神话。它主要讲了普罗米修斯这位人类伟大的朋友为了帮助人类能够过上温暖、幸福的生活,不惜承受宙斯的残忍惩罚,将火种送给了人类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天神普罗米修斯行为的赞颂、钦佩感激之情。编者还为这篇文字配上了彩图。
在师生一同学完这篇课文后,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课文已经学完了,你们还有问题要问吗?”学生们相互看了一下,答道:“没有。”“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你认为这篇课文有不合理的地方吗?”“不合理?”“我们课前一起查阅了资料,我们知道高加索山脉高约5642米,那里常年冰雪覆盖,没有植被,看看这幅播图。”“哇,老师……”学生们看出了那幅彩图存在的明显错误。
“那么,怎样修改最合适?”学生们沉思了片刻,争先恐后地答道:“最好给图上加点雪花。”“把山上的植物去掉。”“我觉得用黑白的图更能表现天气寒冷。”……
“对啊,将来你们在给文字配插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全。同时也要明白专家、编者、老师也并不总是对的。”
的确,正如哈佛大学的标志是三本书:两本朝上开着,一本朝下盖着。它告诉我们书本传播了知识,传播了真理,但是书本也传播了谬误,因而我们不要唯书,也不要唯师。
案例三:审视选择——让题目更妥帖
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做一个最好的你》一课,告诉我们:人人渴望成功,成功需要自信,自信须建立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上。在这节课即将下课之前,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同学们,大家能否结合课文再给文章起个题目?”学生们边翻书边思考,最后确定了这样一个题目: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那么,大家认为哪一个更合适,谈出理由。”“老师,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在文章里主要介绍了四种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方法。‘要喜欢自己’……都是谈怎样让自己做得更好。”“好极了。这就像我们做算术题,解题的方法不只一种,但是总有一种是最好的。”不难看出,学生们在批判性阅读中学会了审视,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选择与完善。
让批判性阅读葱茏我们的课堂,这样会有利于师生的批准性思维习惯的培养。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出先知亚里士多德的“吾爱老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名言所蕴涵的真谛。
上一篇: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基本实践
下一篇: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
TAG:
+《让批判性阅读葱茏我们的语文课堂》相关文章
- › 让批判性阅读葱茏我们的语文课堂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让批判性阅读葱茏我们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