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当前:首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日期:11-15 02:18:05 |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 浏览次数: 196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http://www.gaofen123.com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四、巩固练习

  1、第76页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请学生核对。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

  7504 8007 9500 3207

  3、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二十 五千零四 七千零六十 八千零五十四

  (1)学生写出这些数。

  (2)请几名学生说出自己写出的数并全班核对。

  (3)说一说你怎样判断,每个数中的“0”分别代表着几个“0”。

  4、同桌拨数,读写。

  一同学拨数,一同学在本子上写出写出这个数的读法和写法,然后再换过来。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的是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大家要记住的是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即要弄清前后两个数字所在的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总结读写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六、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例7及练习十六第4、5、10题。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读一读,并说一说,各个数中的“5”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

  257 1059 5791 135

  2、填空

  ( )个一是十。

  ( )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 ),10个( )是一万。

  八百七十二是由( )个百、( )个十、( )个一组成的。

  8个千、4个十组成的数是( )。

  3、在 2287、650、80、285、651、79这几个数中:

  是两位数的有( )是四位数的有( )最大的数有( )。最小的数有( )。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数的组成、数位的认识以及千以内数的比较。

  二、学习情景的创设

  1、看挂图

  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器,聪聪和妈妈看中了空调和电视机。售货员说空调的价格是由3一个千、四个百和三个十组成的。你知道空调的价格吗?

  2、引导学生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售货员又告诉我们电视机的价格比1000少,又比500多,你还能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示学生“多一些”、“多得多”

  3、引导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猜价格”的游戏激发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兴趣,同时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互动活动

  (1)提示:想一想我们千以内不同数位大小数比较的方法。

  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1430和980 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

  小组汇报结果1430大于980。因为1430是四位数,而980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也就是不同数位的数比较,数位多的数就大。

  谁来说说聪聪和妈妈能买到什么电器?你是怎么想的?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比较出数的大小。

  探究四位数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课件,聪聪正在和另一个小朋友比赛谁读数的速度快,聪聪得了3864分,另外一个小朋友得了3529分。

  (2)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比较3864和3529 的大小?

  汇报得出:因为3864大于3529。所以聪聪获得胜利,是先比较千位一样大,所以比较百位,3864的百位是8比3529的百位5大,所以3864大于3529。

  师生总结: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掌握万以内数位相同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后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比较各组数的大小,并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理解题意。独立比一比。

  汇报比较的结果。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5850和863 7239和7007 2133和3144 5488和5458

  独立比较,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课外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 ○ 2867 7□00>7240 646 > 6□2 □49 > 413 □21 > 201 4293 > 4□63 15+7< □+7 20-20÷5 > □-20÷5

  2、找规律,填一填。

  (1)596、597、( )、 ( )、( )

  (2)1720、1730、( )、( )、( )

  (3)5000、5100、( )、( )、( )

  (4)1360、2360、( )、( )、5360、( )

  (5)2130、3240、( )、( )、6570、( )

  (6)9999、8888、( ) 、( ) 、5555、( )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近似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 接着数数。

  1998、( )、( )、( )

  9997、( )、( )、 ( )

  497、( ) ( ) 、( )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 ( )

  205 306 402

  ( ) < ( ) < ( )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出示例8的主题图。

  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 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 )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个别汇报: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

  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学习,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感受到近似数的作用,同时掌握近似数的写法。

  2、请你说说身边的近似数,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数。按照教师的要求,先独立想想,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3、组织活动3——猜一猜。

  (1)(练习十六第9题)

  提出题中的要求。

  请大家独立动脑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们手猜的一样吗?互相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猜。

  (2)组织进行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猜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猜的?

  及时肯定回答好的学生,并帮助学生总结应当怎样猜。

  让学生将所准备的卡片,按照教师的要求摆一摆:将所准备的卡片组成三位数或四位数;读一读:同桌相互读摆出的数;

  说一说:再互相说一说对方所摆事出的数的组成;

  比一比: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猜一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近似数与生活的联系。

  三、课外训练

  1、组织数学游戏——猜价格/

  (1)电视节目“幸运52”猜商品价格的游戏大家看过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TAG:数学  

相关分类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更新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