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当前:首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日期:11-15 02:18:05 |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 浏览次数: 196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http://www.gaofen123.com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二、展开学习

  完成第52页第8题

  出示表格

  说说商是怎么求的(被除数÷除数=商)

  计算并填表

  说说每一题所使用到的口诀

  完成第53页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对答案

  体会被除数变了要使商不变,则除数也应相应地变化。

  完成第12题

  让学生人人参与,将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在同一时间内看谁对的多。

  树立加、减、乘、除我都会我能学好口算的信心。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拓展应用

  完成第9、11题

  出示插图仔细观察掌握信息。

  认真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讨论并解决书上的问题。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54~56页例2、3,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通过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苹果有5个,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梨有多少个?板书:5×3=15

  (2)喜欢跑步的有6人,喜欢跳绳的人数是跑步的2倍,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板书:6×2=12

  2、组织学生说一说“倍”的含义。“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就是说梨的个数有3个苹果的个数那么多。

  3、小结:从上面的复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甲数是乙数的××倍,那就是说甲数有××个乙数那么多。反过来说,甲数有多少个乙数,就是乙数的多少倍。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为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知识上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例2.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用小棒摆的飞机。数一数用了几根小棒摆出一架飞机?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摆小棒。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并说说他们摆的小棒是教师根数的几倍?

  如果学生再摆一架飞机这时飞机的根数是老师的多少倍。

  总结,引导列式。

  要求这些小棒的根数是老师的几倍,其实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15里面有3个5,就是说15是5的3倍。说明“倍”是一种关系,不是单位名称,所以3后面什么也不用写。

  引导学生完成第54页的做一做。

  教学例3.

  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怎样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解决该问题。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式,并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完成第55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在学习例2 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例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56页1、2、3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必要时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练习课(三)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58页练习十二4~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

  2、能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一般解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过程并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

  教学准备:图片、表格、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口算:

  24÷6 56÷8 32÷4 6×7

  2、口答:

  56是7的几倍? 18是6的几倍?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和理解“几倍”的求法。

  二、展开学习

  用投影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

  解答兰圆是红圆数目的几倍?你是怎么想的?

  请你给每一行的圆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根据你涂的情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涂,自己找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完成表格。

  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

  独立计算,集体校对,通过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完成练习第6题

  仔细观察插图,说说有哪些信息,有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深化练习如果没有第一个问题你会算第二个问题吗?尝试解答。

  【设计意图】:利用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应用

  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自己观察统计图并完成右边的表格。

  解决下面的3个问题

  发挥学生的想象提出多种问题,可以是加、减、乘、除多方面的。

  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用“去年小红几岁?妈妈几岁?”进行降难指导。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两步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P59~61页,例4,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3、进一步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思维更加富有条理性。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谈话引入

  投影出示主题图。

  春光明媚的星期天,很多小朋友来到公园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通过“公园游玩”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的问题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依次出示两幅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第一幅图。得到他们在划船。每条船上有4人,一共有6条船。还有5条船空着。岸边有2个人。

  观察第二幅图。得出碰碰车每辆可以坐3个人。问题是这么多人要坐几辆碰碰车?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解答。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小结算法,板书算法。

  从刚才大家的讨论中我们知道要解决图上的问题必须要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板书:6×4=24

  然后用24÷3=8(板书)

  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你们能将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自己试一试。

  (5)讲解综合算式的递等格式。讲清书写过程与完整的格式。

  【设计意图】:1、明确问题和条件为正确地解答问题做好准备。2、通过交流解答,掌握该类题目的结构特征。

  三、巩固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60页率1、2、题。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纠正错误。

  2、引导学生完成第3、4、5题。

  【设计意图】:尽可能让学生独立解答,要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思考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TAG:数学  

相关分类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更新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