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当前:首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日期:11-15 02:18:05 |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 浏览次数: 196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http://www.gaofen123.com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所以210>120。)

  (3)再请看小鸟叼来的卡片图:

  459 ○ 456 730 ○ 780(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做一做。

  ① 比较两数的大小,完成课本第70页的第1题。

  (可以先估计一下谁多谁少,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② 练习课本第70页的第2题。

  (同桌互说,再请学生说。)

  (5)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① 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方法。

  ② 请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比较千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分两种情况:

  得出:第一种:位数不同的数,哪个数位数多哪个数就大。

  第二种: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就再看它们的下一位,谁大、谁小,如果第二位也相同,再看下一位,直到比出两个相同数位上的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70页的第3题。

  (1)请学生分角色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猜一猜,他们家各种了几棵?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练习十五第4、5两题。

  (1)独立完成4、5两题的填空。

  (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填写的。

  3、练习五的第6题。

  (1)先观察图中的书架,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本书?

  (2)说一说你的估算结果和方法。

  在这里,可让学生明白,要估算整个书架上的书,先要估算一下一层有多少本书,再估算整个书架上的书。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新知的掌握。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4页,“做一做”1、2。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教学过程:

  准备练习。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  309  420  2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3、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调查了芜湖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下面请你们来汇报一下调查的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的数据,教师板书,并让全班同学认读。接着老师问同学们,有谁知 道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呢?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

  (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

  2、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齐读

  3、教学例4。

  (1)观察例4中的立方体。

  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

  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

  (3)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② 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4、教学列5。

  (1)教师拨出2356,请学生认出读。

  根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2356。)

  (2)师: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数位的顺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课堂练习。

  (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题。

  先写出各数,再读一读,最后说出这些数的组成。

  (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

  ①从994-1000;②从9995-10000。(男、女生分组数数,每组数一题。)

  6、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

  (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记这个表格。(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习,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并将认读的数写在本子上。

  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万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课本第75页例6及练习十六第1、2、4题。 授课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有0),且能总结出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2、让学生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末尾,中间有0。)

  教学准备:

  计数器、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在下面的每个数的后面接着写出三个数。

  (1)569( ) ( ) ( )

  (2)1998( ) ( ) ( )

  (3)9997( ) ( ) ( )

  2、填空。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第四位是( ),第五位是( )。

  (2)读出下面的数。

  368读作( )820读作( )409读作( )500读作( )4758读作( )

  (3)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二十三写作 六百写作

  四百五十写作 三百零六写作

  五千七百三十写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题复习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和数位顺序表,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一台空调大约是3500元,学校学生人数为1206人,爸爸的工资一个月2630元……(教师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有选择的板书在黑板上。)

  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

  让学生选用一个数据,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师:这 些数同学们都知道它的组成,那你们知道这些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数中有0。)这些数怎么读、写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授新课

  教学例6。

  1、请学生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

  2、请学生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

  如1206读作:一千二百零六。

  3、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后,让学生发现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要读。)

  4、教师分别拨出4305、3003。

  (1)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写这两个数的。

  5、小组总结: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师生小结: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有的0读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和合作的技能,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TAG:数学  

相关分类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更新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