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显然,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教师、教材、学生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学中如能把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相结合,必能大大激发学生对智力活动的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之情,并使其体验文章之情呢?本文就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以声传情
朱自清曾说过:“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大文学家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可见学习语文“不该只用眼睛来学习,须还用口与耳。许多文学作品文质兼美,教师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绘声绘色地描述,将课文中无声蕴情的文字化为有声溢情的语言,将静态抽象的文字变为动态具体的场景,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并通过语气的强弱、语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其激起情感的波澜,使学生在作品蕴涵的情境中,品出文章的意蕴,悟出人生的哲理。如教学《鼎湖山听泉》一文时,描写作者用心聆听、辨识、品味鼎湖山泉声之美那一段文章,我读得声情并茂,荡气回肠,学生在浓浓的情意之声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教育,从而自然地去品味文章的情调,领略文章的意蕴。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情来牵动学生,教师的语言应是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甚至是煽情的,使学生“为情所动”。有时在文章的精妙处、关键处来一段精彩的“文学独白”,必会让人激情、使人深思,当然这应是情至高潮,难以自禁的倾泻、析理入微的表达。
二、以境促情
学生的认识活动并不单纯受思想认识的支配,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活动的影响,情感好比“润滑剂”,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情境气氛,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习成为心理的需要。我曾用《东方之珠》这篇美文做过实验。第一次备课时把精力仅放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感知、分析、概括等语文能力上。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的认知活动,并严格按照规范的模式来进行:介绍背景、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字句分条缕析。结果学生课上平心静气,隔山观文,文章读来索然无味。第二次我让学生事先搜集一些关于香港的图片、影集、文字材料。上课时播放了一段关于香港的记录片,再结合课文,把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起来,在情感的激荡中自然地进入课文那优美的意境之中。这节课以画入文,把作者描绘的着力点通过多媒体再现,图片、文字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兴致盎然,很快领悟到了香港之所以被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分析两次授课,显然前者我只把教学活动看成是简单的知识、信息交流的过程,忽视了学生情感因素的参与,故学生无动于衷;后者我注意到了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把非智力因素——情商与智力因素结合起来,通过情境的创设把认知过程与情感渲染自然结合,把感知理解建立在特定的情景气氛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 ,提高了他们对智力活动的兴趣。学生精神亢奋,思维活跃,因而效果很好。
三、以想生情
叶圣陶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生活中常有触景生情的现象,可见想象常常是引发情感的导火线。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指导学生想象,以激起学生与作品情感的共鸣。例如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启发学生借助想象来描述作者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情景:为什么思念,怎样思念。在再现的过程中,学生必会“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那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文章的生命是情感,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任何没有动情的语文教学都不能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情感因素是素质结构中的动力系统,在人的活动中起驱动、调节、强化的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如能设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将知识的传授与情感的交流有机结合,在作品、学生之间架起情感之桥,触发学生的情思,必能活跃思维,开发智力,从而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境界。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重视训练“说”
下一篇:加强比较朗读训练 提高课文朗读效率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