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模仿且善于模仿是学生的天性,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向师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不断升高,这种简单的模仿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要在模仿时具有一定的判断、辨析能力,否则一味地模仿会适得其反,漏洞百出。上学期刚接的五年级,给我感受特别深刻且又出乎意料的是,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乐于机械模仿。为了让学生明白怎样科学模仿,达成模仿有效,我无奈地设计了几个“陷阱”让他们尝尝苦头。
教学“长方体体积”后的一节复习课,我出示题目: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分别是10分米、8分米、6分米,能锯成几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学生读题后,不假思索地列出了算式:(10×8×6)÷(2×2×2)=60(个)。我在板演算式旁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学生兴奋不已。接着我又出示了第2道题:长方体木块,长、宽、高分别是10分米、8分米、7分米,能锯成几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读题后,学生又争先恐后地开始解答。我请一名学生上台板演,他列式为:(10×8×7)÷(2×2×2)=70(个)。我在算式旁打了一个特大的“×”,这时,惊讶之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我不慌不忙地提醒学生:“大家比较一下这两道题,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应该如何解答?可以四人小组讨论。”
生1:第1题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2分米的倍数,而第2题的高是2分米的3倍多1分米,沿高切有余料。因此,应该列式为:10÷2=5(个),8÷2=4(个),7÷2=3(个)……1(分米),5×4×3=60(个)。
“很有道理!”接下来我又出示了第3题:长方体铁块,长、宽、高分别是10分米、8分米、7分米,能铸成几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学生这下觉得稳操胜券了,都迫不及待地动起笔来。我还是请了一名学生上台板演,他列式为:10÷2=5(个),8÷2=4(个),7÷2=3(个)……1(分米),5×4×3=60(个)。我在算式旁重重地打了个“×”。这时,学生有坐立不安的表现,开始了窃窃私语,不听我也猜得出他们在说些什么。片刻后,我再次提示:“同学们,你们将这3道题综合比较,找出相同和差异的地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室里马上静了下来,个个都神情严肃地开始交流讨论……
尽管是小学高年级,然而机械模仿仍具有不小的诱惑力,有时甚至优生明知会上当,还是情不自禁地跳进“陷阱”。对此过多的说教收效甚微,正所谓“摁得牛低头,逼不得牛喝水”。案例中,学生的情绪几起几落、一波三折,在得意与失望中渐渐体验到机械模仿的危害。通过如此的教学与教育,学生在失误中明白道理,在失误后进行纠正与深刻反思,最终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上一篇:抓住联系 化难为易
+《“一错再错”留下了深深烙印》相关文章
- “一错再错”留下了深深烙印
- › “一错再错”留下了深深烙印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一错再错”留下了深深烙印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一错再错”留下了深深烙印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一错再错”留下了深深烙印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一错再错”留下了深深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