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民族的瑰宝。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古诗词作品。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但不可否认的是,古诗词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那么,其教学的“路径”到底何在?从名师的经典课堂中,似乎不难寻觅到内中“拾级而上”的“三重门”。
一、初读:解诗意而知其蕴——一枝花开满庭芳
从“通读课文”到“读通课文”,这即使是对现代文教学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由此不难想象“疏通文句”对于古诗教学有多重要了。窦桂梅老师2006年3月在宁波执教《游园不值》时,大显风行水上、无隙无痕之风采。下面,我们来看她在课始时是如何引导学生一起“扫通路障”的:
师:“值”,按课本中解释是什么意思?(生:相遇。)
师:那,“不值”就是——(生:不相遇。)
师: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生:不遇。)
师:雨过天晴,咱们和叶绍翁一起乘兴游园。在“不遇”中又会遇到什么呢?我们先读读诗,然后再来聊聊。(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节奏读诗。)
师:“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游园的路上,遇到了什么?
生:苍苔、柴扉,还有红杏。(学生依次说出,教师让其再把这些词读一下。)
师:你们用一双双慧眼发现了这些景物,能否结合生活谈谈对它们的了解?
师:“柴扉”就是柴门,是用木棍和树枝编成的一种门。(学生欲落座。)
师:请先别坐。是这样的门吗?(课件出示4扇门,前两种是现代风格的门,后两扇则是柴门。该生判断是后两扇门。)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柴扉?
生:简陋。我觉得这扇门很简单、简朴,再普通不过了。
师:没有半点雕琢,是自然而然、接近大自然的本色,多么简单、朴素!谁再来读这句,感受到这是一扇柴扉。
生:我知道苍苔是种绿色的植物,“苍”指绿色,“苔”指苔藓。它一般长在石头的缝隙中和潮湿的地方。很滑,人站上去很容易跌倒。
师:是啊,只要春雨绵绵,潮湿的天气就会有苍苔。(出示两张图片。)这两张图片给你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春天来了,春天好美啊!
师:那就请你读一读,用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吧。
生:(轻轻地读)“应怜屐齿印苍苔。”(“苍苔”读得稍快了一些。)
师:呵,我们都还没看够呢,你就读完了。(学生已意会,重读此句。)
生:我说说“红杏”。我知道红杏在春天的时候开花。
师:具体是春天的什么时候呢?
生:清明节。
师:清明节都晚了。
生:知道了,是初春。
师:叶绍翁禁不住赞叹他所见的这枝杏花了。你们看,游园所见的是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却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春意盎然!
师:好啊,用成语来表达感受。
师:就这样,绿绿的苍苔,染着我们的眼睛;红红的杏花,沁着我们的心脾。让我们美美地体会春天的美景所带给我们的愉悦。
(古筝响起,师生齐读。)
探析
古诗大多言简而意丰,看似寥寥数语,实则内涵蕴籍。这就决定了在“疏通文句”时不能停留于面面俱到的“翻译”上,最好采用一种“散而不乱、细而不碎”的方式处理。叶绍翁这首诗共28个字,主要以“一片苍苔、一扇柴扉、一枝红杏”串珠、结环而成,撑起了一幅爽心明智、引人遐思的园苑春景图。以窦老师之慧眼,当然不会放过这些“触点”,她机警而适时地穿针引线,让学生由解词而会意,从而自如地达成对诗意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以上虽只是片段,但我们看到,当学生在“游园路上”与文字“初遇”时,窦老师引导其由诗中“关键词”统领,先重点落实,再以点带面,终至延展意蕴、串联全诗。应该说,这种“为‘课堂’奠基”的方式步步晋阶、自然和谐,确能收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之效。也难怪此课后半程能让全场一千多名师生在“游园路上的精神相遇”之途上诗意徜徉并充分享受“一枝花开满庭芳”的景致,真是曼妙丰盈、灵动生辉!
二、精读:研诗眼而品其妙——一抹绿意江南春
苏轼曾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古人写诗最讲究炼字,总是苦心孤诣地搜求最贴切的字辞人诗。凡在节骨眼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的,便是“诗眼”。孙双金老师教学王安石名篇《泊船瓜洲》时,引导学生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了细细地品味揣摩。请看:
师:同学们,这首诗中的一个字用得特别妙,你们知道是哪个字吗?
生: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师:对了,“绿”字用得特别妙。据说作者最早不是用“绿”,而是用“到”,后又换成“过”、“入”、“满”等10来个字,最终定下“绿”字。这个“绿”字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一个一个摆到原句试试,先把“到”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到江南岸。
师: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太好,因为用“到”体现不出春风的动感,与其他季节夏、秋、冬没有区别,只说明春风来了而已。
生:春天来了,江南有颜色的变化,但“到”字体现不出来。
师:是的,这样太平淡了,没有诗味。那“过”怎么样呢?
生:不准确。春风一吹而过,什么痕迹也没留下,只写出了春风的动态,但没写出江南的景色来。
师:再把“绿”摆进去读一读。
生:(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师:那“绿”字好在哪里呢?
生:把形容词当动词用,表现出了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
师:说得好!谁还有补充?
生:还增添了诗情画意。
师:能不能举个例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风景?
生:我仿佛看到了江南小革发芽了,一片绿色。(生纷纷举手。)
师:你说。
生:我看到了一片桃红柳绿,万紫千红。
生:我还想起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个“绿”字,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色彩、美感、春意、生机……都呈现在我们面前,—个字令全诗生辉。用这个“绿”字,也让《泊船瓜洲》成为了千古绝唱,王安石这个改字、炼字的事也就成了佳话。
探析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而语言文字之妙,则更须以神会之。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必要的字斟句酌,则难免会因缺乏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而古诗教学则无疑更应注重咬文嚼字。当然,如何“选点”也是要精心择定的。孙老师锁定“绿”字,让学生在比较、揣摩、品赏中自然领悟到诗人用字之妙和诗中所蕴旨趣。或许,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细节”,全课才有了“课胆”,孙
[1] [2] 下一页
上一篇:让语言和心灵一起诗化
+《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相关文章
- 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
- › 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扁舟又向镜中行小草清诗取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