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呼唤新课堂。时下的语文课堂似乎真的“新”起来了:“生成”成了时尚,“感悟”成了主流,“对话”成了新宠。各种教学风格和流派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各种各样可参考的蓝本,我们却不知该怎样“拿来”或“扬弃”。坠入云里雾里无所适从的老师们慨叹:语文教学,我们的钥匙丢了。对此,行家们纷纷呼唤本色语文回归,让课堂返璞归真。回首如今的课堂,确实存在着诸多厚此薄彼甚至本末倒置的现象。为此,我们有必要摒弃浮躁,平静下来静听风舞松林,浪涌海滩;然后,不断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以求得“涅槃”后的新生。
一、重“人文感悟”轻“语文感悟”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的熏陶,注重文章的价值取向。于是,引领学生“体验”“感悟”成了新课堂的主流。课堂上创设情景、以情染情、移情体验等方法已为广大教师所采用。引导学生感悟人文成了新课堂的一大亮点与热点。可细细品味,我们却看到,课堂教学淡化甚至忽视了“语文感悟”。
人文感悟与语文感悟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语文以人文为灵魂,失去了人文这一灵魂语文必将成为行尸走肉;但人文不能包括、取代语文。人文的感悟是建立在潜心会文,对文字的咀嚼、品味的基础上的。离开了语文,人文感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人文感悟能促进学生的语文感悟,能更好地让学生领悟文章遣字造句的精妙。二者只有结伴同行,才能相得益彰,“感悟”之花才能常开不谢,语文课堂也因此能青春永驻。
语文姓“语”,语文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根。我们的教学只有让学生充分感悟语文,才能根深叶茂。要理解和领悟语文,作教师的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优秀范例,将课文的语言增、删、调、改,以此品味语言的精美,感悟语文用词的妙处,让学生从“这”一句、“这”一段、“这”一篇的学习中得了法,再迁移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去,以形成举一反三的语文能力。
此外,要真正感悟语文,必须重视语文习得后的感悟。我们在课堂在上应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作为教师应明白,任何技能技巧的感悟、学习与掌握都是从最基本的训练开始的。小语姓“小”,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基本功训练,是学习语文永恒的主题。这样做或许能使新课堂淡化甚至失落的语文感悟及训练,得到理性的回归。
二、重“一题探究”轻“多元思考”
所谓“一题探究”是指教师在课始设定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据此展开思考并解答,即“带着问题读”。它以问题解决为手段引导学生快速读懂课文,这也是新课堂(包括观摩课、公开课)中普遍采用的方法。然而,在新课标日益推进的今天,这一方法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先天不足。
首先,它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多元思考与解读。带着问题读,就等同于给学生在跳舞时戴上了镣铐。戴镣铐能舞蹈得很美吗?带着问题读,就等同于在学生面前设置了一堵墙,而语文教学应该是开启学生的一扇窗。由于带着问题,学生忙于求答,不可能也不允许去多元解读。这样,让学生有多元感悟、让学生张扬阅读个性也就成了纸上谈兵。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依赖心理,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质疑,思维能力也就没有了持续生长的空间。
其次,带着问题读,由于被教师或者问题牵着鼻子,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缺失。最为可怕的是,带着问题读,“这个问题”是成人的问题、成人的思维、成人的逻辑,它能否正确涵盖甚至替代儿童的思维、儿童的思考吗?
为此,有的教师曾以“零问题”的姿态走进课堂。我想,“零问题”也存在着诸多弊端。最明显的就是教师的主导地位的缺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失去了他应有的作用。如何使二者兼顾呢?在教《去年的树》时,我作了尝试:以“零问题”为发端,让学生自主探究。由于没有问题只有了心理自由的学生,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真正实现了多元解读与多元思考,并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此时,我亮出自己的解读,让学生思考,并继续引领学生:文中小鸟追问的对象——树桩、大门、火柴、灯火是什么关系呢?这四者有着递进关系,就是离树的本质越来越远。然而,小鸟还是孜孜不倦追寻,可见其心之诚、情之切。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代替不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但如果拘泥于学生现有的认识,那又可能会陷入肤浅。其间的尺度,值得我们深究。如果在学生的多元感悟之后,教师把握时机,适度呈现自己的解读结果,让学生“一题探究”,这样或许能做到二者兼顾。
三、重“闹”轻“静”
目前的新课堂,为了追求精彩,出现了花样不断翻新的热闹情景:表演、讨论、探究,甚至唱、跳,十八般武艺在此又有了用武之地。热热闹闹的
[1] [2] 下一页
上一篇:让朗读真正走进课堂
+《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厚此薄彼》相关文章
- 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厚此薄彼
- › 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厚此薄彼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厚此薄彼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厚此薄彼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厚此薄彼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