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历程。目前,动态生成的教学观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但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动态生成的有效性呢?
一、胸中有“径”——生成“有路可循”
在课堂特定的环境下,教师从关注生命的高度出发,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科学地运用教材,合理地组织教学,使课堂有了智慧的光芒和生命的色彩。
l.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
新课程改革竭力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灵活地确立教学目标。因此,这种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调整,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丰富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更有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体现新课改课堂教学的魅力。
2.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
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选择的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围绕教材来组织教学,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或提高、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或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或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来丰富教学内容……一切都应为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服务。
3.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
新课程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因此,教学中应把互动确立为交往的基本属性,通过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4.教学方式的动态生成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既要有一定的预设,也要考虑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适时生成、随机应变,或顺序,或倒序,或从题目入手,或抓关键词句,或扣住学生的问题分析思考,或扣住课文插图引导……以此将课堂学习变成学生放飞思维、展现自我的场所。
二、“径”中有“法”——生成“和谐环境”
课堂学习环境是教学资源的要素之一。我们应该努力地使课堂成为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和互优的生长性学习生态环境。
教学《小镇的早晨》,在带领学生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这一特点时,有一位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我随即捕捉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目标,鼓励他们大胆地、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的体验,使作者的语言与学生的心灵与个性相融合。
生1:我还从这一段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这句话中觉得小镇人民有很多船,生意一定非常好,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幸福。
师:你能从船多联想到小镇人民的生活很幸福,真不错!(在“恬静”的旁边板书“幸福”)其他同学再把这一段读一读,看看你还有哪些新的体验。
生2:我从“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这句话中感受到小镇早晨的景色很美丽。
师:(在“恬静”的旁边板书“美丽”)他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小镇的美丽。
生3:我觉得小镇的早晨很温馨。
师:(在“恬静”的旁边板书“温馨”)这个词语用得真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3:读了课文中的句子,我想,每天早晨,小镇的人们一定在温暖的被窝里静静地、甜甜地睡着,这是很温馨的。
……
学生用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体验,诠释了小镇的早晨“恬静”的丰富内涵,形成了充满生命气息与情趣的学习氛围。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教学过程真正生成出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它具有明显的生长性,展示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思维、体验从求同(感受小镇早晨的“恬静”)到求异(感受小镇早晨的“幸福”、“美丽”、“温馨”、“悠闲”……)再求同(回归并厚实了对“恬静”的理解)的过程。看来,有法的指导,师生、生生互动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场。在这个“场”里,教与学活动相互依存,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性;通过学生的智慧,诱发教学新的生长点,使课堂教学出现和谐的“共振”。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内化”的,增长的能力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是“真真切切”的。
三、“法”中有“度”——生成“感悟体验”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教学是教师个性与学生个性之间的影响过程。教师一刻也不能忽视个性问题。”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旨在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获得,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有一种阅读理论强调尊重读者的感悟体验,认为从读者的角度说,由于个体“理解的前理解”(经验世界与情感世界)有异,在与文本进行沟通、交流时,对文本意义的体验也就有别。显然,这是阅读理论的新发展,课程标准中有较多的吸纳。我们始终认为:学生是文本的读者、教学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他们与文本往往存在较大的意境差距。据调查,有四至五成的学生认为哈威尔船长的死不值得。他们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与作者要讴歌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职责在心间”的高度责任心背道而驰的。面对这样的“独特体验”,我们认为教师不应一味地去迁就学生,要把握好度,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特定情境,逐渐与文本的境界融合,情感发生共鸣,从而获得正确的体验。
新课程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在动态生成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认为:教师不仅要胸中有书,明确生成有效性的可行之路在哪儿,还要通过创建互优的生长性学习环境,让这条路更为通畅,更要辩证地引领学生有效学习,正确感悟,发散思维,使课堂在生命的张力中永远呈现精彩。
上一篇:我的成长故事
+《谈谈动态生成的有效性》相关文章
- 谈谈动态生成的有效性
- › 谈谈动态生成的有效性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谈谈动态生成的有效性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谈谈动态生成的有效性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谈谈动态生成的有效性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谈谈动态生成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