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一位青年教师要上一节市级公开课——《十里长街送总理》(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本课真实、具体地记叙了1976年1月首都人民群众聚集在长安街向周总理告别的感人情景。学生对课文所反映的特殊时代背景很陌生,对课文大悲大痛的情感基调没有生活体验。像这样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数量不少,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狼牙山五壮士》、《少年闰土》、《狱中联欢》等,都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因此十分具有现实的研究价值。备课时,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课的教学,创设情境非常重要,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试教时,在导入阶段,教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播放一段哀乐,教师在低沉哀婉的乐声中缓缓朗诵解说词:“1976年1月8日,北京刮着刺骨的寒风,它扫过大地,卷过长空,摇撼着树木,掀动着江河,抖动着电线,发出一阵阵悲戚的呜咽声。天公有情化作雨,来与人间悼英灵。一道电波传世界,向人民宣告了一个震天动地的不幸消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周恩来同志停止了心跳。今天,我们一起回到30年前,一起来到十里长安街,和人们一起与敬爱的周总理告别……”这样创设情境,有悲戚的哀乐声,有沉痛的解说词,教师也情化了自己,情入了课堂。老师们本以为会深深地打动学生,可就在此时,课堂上却发出一阵笑声,还有不少学生也是强忍笑容。
试教的效果不理想,问题出在哪里?通过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导入阶段创设情境的方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不能同步,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鸣也就无从谈起了。要让学生走进课文的情境,必须先让学生走近周总理,因此,正式上课前教师在学生中组织了一次主题为“走近周总理”的中队活动。同学们有的上网查资料,有的向长辈请教,有的观看电影《周恩来》……召开中队主题会时,同学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周总理的崇敬和怀念:有的讲周总理的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飞机遇险的时候》、《周恩来外交风云》、《周总理的睡衣》、《邢台地震中的周恩来》,有的唱赞美周总理的歌曲《周总理来过我的家》、《你是这样的人》、《绣金匾》、《周总理纺线》,有的朗诵歌颂周总理的诗歌《一月的哀思》、《周总理,你在哪里》、《天安门诗抄》……正式教学时,教师仍然和试教时一样创设情境,效果却非常好,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课文的最佳心境,学生、教师、作者之间实现了有效的沟通,引起了情感的共鸣,为学习课文语言、感悟周总理的伟大精神以及体会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两次教学,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相同,为何效果迥异?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试教时,教师创设情境主要是从教师如何教的角度来设计的,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经验。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了许多“煽情”的手段,试图从感官上给学生多方面的刺激,但学生却不为所动,根本原因在于学习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学生对周总理的事迹知之甚少,对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和伟大精神更是无法体会,学生没有动心,怎能动情?创设情境不等于“煽情”,只有动心才能真正动情。正式教学前的中队活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走近了周总理,周总理的形象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目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并且真正“立”了起来。因此,虽然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相同,但此时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是不同的。学生因为有了一定的生活和情感的积累,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才会在教师创设课堂氛围时,自然地进入特定的教学内容所规定的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情感才会与教师、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激发学习情趣,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益的根本目的。
上一篇:把问号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