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之十
设计理念:
根据编者的意图,教学文本主要是让学生把握访谈的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成为终身的学习的载体之一。在教学中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下要考虑到本文的定位是略读课文,也要突出本单元的关于阅读习惯的培养的意识,明确阅读对小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帮助作用,依托文章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借助拓展的学习资料和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访谈内容。
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析人物身份和年龄特点来练习人物对话。
能够从文章中体会到怎样读书和读什么书的阅读内涵,进一步开展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简单了解“访谈录”文体。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我的童年》节选材料。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回顾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人手一册字典。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联系生活,体会阅读。
同学们,上节课《窃读记》为我们刻画了一位痴迷于阅读的少年形象。阅读真的是为学习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自由交流一下关于你在阅读方面的小故事。
发放《我的童年》节选材料。迅速浏览,看看季羡林老先生童年时期的阅读趣事。
季羡林老先生童年的阅读趣事不少,经过长时间的求学终成大事。让我们看看季老先生晚年对阅读又有哪些认识。
设计意图:
联系小学学过的文章导入新课,在一个主题下展开新的学习内容是基本的目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回顾自己的阅读生活并互相交流,有利于寻找生活与学习的切入点。学习季羡林所写的《我的童年》节选材料,既是一个拓展,也是承上启下,为学习本文奠定一个基础。
学生读文,借助工具书,学习3个生字,扫清其他阅读障碍。
季羡林对于读书有哪些认识?(提出了哪些见解?)
①.读书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②.要学习多反面的知识。
③.要背诵古诗文,进行阅读理解。
讨论:结合实际,你觉得阅读还有哪些好处?
适时点拨:①.阅读是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②.阅读可以充实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快乐。
二.个性阅读,发表个性见解
既然阅读可以帮助学习知识,请大家质疑并答疑。
学生可提出:
课题所包含的寓意。为什么把苗苗喻成小苗,把季羡林喻成大树?可以结合课余搜索到的季羡林的资料理解。
何为“闲书“?结合文章内容和《我的童年》节选材料帮助理解。
可以提供的辩论话题:
什么时候可以看闲书?
为什么学生会偏科?可以允许学生偏科吗?
小学生应该背诵的200首古诗和50多篇故事多吗?
设计意图:
此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落实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质疑与答疑是学生喜阐于乐观的教学活动,可以丰富地展示学生的个性见解,又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学生的质疑绝不限于提供的两条,学生的辩论话题,也绝不限于三个问题。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内容,推而广之,适时生成课堂的教学内容。
三.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1.谁能说出这篇课文与其他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2.访谈录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3.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
本课作为访谈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文体,应该让他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分角色朗读时,也可以进行模拟采访,要读的像说话一样自然、毫不做作才好。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是个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先生尊敬崇拜溢于言表;
而季老先生毫无名人的架子,亲切随和,在幽默的谈吐中,善于诱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文中有许许多多音节,要注意读准确。
TAG:
+《研训作业《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教案设计之十》相关文章
- › 研训作业《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教案设计之十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研训作业《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教案设计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