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长期致力于作文教学的研究,他的作文教学精彩纷呈,出神入化,显示了高超的技巧、精湛的教学艺术,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原本不愿写作文的学生喜爱上了作文,他的教学令师生们赞叹不已。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多年以来,于老师在“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引导学生写通知、留言条、寻物启事、招领启事、新闻报道、推荐信等等。为创设情境,他把轧面条机搬到教室中,让学生写轧面条机使用说明;引导学生写人物外貌时,他故意不出场,让一位女老师到课堂上找他,从而指导学生观察;他还把蔬菜、水果带进课堂,说家里要请朋友吃饭,引导学生分类说。他注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写作素材,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再引导学生开展口语交际,所以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不吐不快。执教《爱鸟》时,于老师先发给学生一些有关鸟类的材料,然后师生共同表演,老师扮作猎人,三名学生拿着书在树林里学习。
师:啊,这里的鸟真多啊!这只山雀可真肥呀!(端起猎枪,准备打鸟。)
生:不准打鸟!
师:都是你们嚷嚷的,好好的一只大山雀,被你们给吓跑了。
生:怎么可以打鸟呢?山雀一年可以吃5万多条毛虫呢?
生:鸟是森林的卫士,如果没有鸟儿,森林、草原就会消失,人类就无法生存。一只啄木鸟能保护500亩森林不受虫害。
师:啊。是吗?
生:鸟类还是环境保护的监测员呢!
师:哎呀,我白活了这么大,连一个小孩子都不如啊!我现在就把枪砸了。
生:不要砸。你可以把枪留下来,时刻警示你——不要再打鸟了。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们一定有很多想法。刚才那个猎人说了,他有很多同伴还在打猎。
生:让我们写篇文章,告诫所有的人都要保护鸟类。
生:我们把这件事写下来。
在一些课堂上,学生写作文往往没有动力,目的不明确,加上老师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学生的写作兴趣不高。于老师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生动的情境之中,他们受到感染,产生强烈的表达愿望。正如赞可夫所指出的:“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所以学生迫切想把所说的内容写下来,写作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变成一种需要,学生一吐为快,很快就写出了情感真挚的作文。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由此可见,于老师调动学生写作兴趣的手法多么高超。
二、读写结合,降低难度
于永正老师的作文教学不仅在作文课上,也体现在阅读教学里,他非常注重读写结合,把写挤进了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读写迁移。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他把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都写在黑板上,其他的词都处理了,惟独“饱经风霜”没有处理。请看下面教学片断:
“呀,”课文学完了。于老师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我怎么忘记讲了呢?”师生们都很惊讶。
“不过,”于老师说,“我们已经把课文读得很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
当然,这一教学环节是于老师有意安排的,不到五分钟,就有学生写好了。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他面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睛深深地凹了下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
学生把这位车夫的外貌写得栩栩如生,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受苦受难的穷人形象。
在执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于老师让学生分别以大娘、小金花、大嫂的身份写向志愿军告别的话。要顺着志愿军的话说,重点是回忆往事;执教《白杨》一课,于老师让学生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进行造句训练;教学《月光曲》,他让学生给一段描写事物的话加上联想的内容等。
作文教学的根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写不能游离于课文之外,它应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整体。于老师的读写结合,使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和密度,还能紧扣文童的内容,是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紧密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于老师非常善于抓读写结合的“点”,让学生能运用掌握的写作方法吐露自己的心声。
三、师生表演,展开想象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