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要求低年级学生在生活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语言积累较少,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呢?教学中,我以“读”为突破口,逐步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促其说写,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朗读体悟 说写迁移
苏教版第三册《秋游》中有这样典型的句式:“同学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开心哪!”教学时,我先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再指导读课文,体会一下书上是怎么写的。这样图文结合,朗读感悟句式:有的……有的……有的……。继而出示句式,指导联系实际练习说话:活动课上,同学们有的……,有的……,开心极了!在充分练说感悟的基础上出示语境,发散思维,进行扩展性说写练习,这样,读——说——写,学生感悟了句式,体验了生活,他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说写训练的效果不言而喻。
语言的内化首先要依靠阅读,而后通过运用来实现。例如教学《闹花灯》一课的第二段时,可引导学生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内化课文的语言。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练读,在朗读中体会这一段中四句话之间的联系。第一句:街上的花灯可真多呀!是总起句,然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你从哪些地方读出街上的花灯真多?课文介绍了哪几种花灯?通过朗读思考,学生感悟到了总——分的构段方式,然后出示:秋天真美啊,______。大街上真热啊!______ 。弟弟真懂事,____ ___。指导学生进行说写练习。这样,学生通过语言实践的台阶,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语言表达的规律,从而把课文的句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能说乐写做好了铺垫。
二、读中联想 激发兴趣
教学时要善于结合课文,抓住文中的发散点,启发学生想像,激发学生兴趣,进行说写训练。苏教版第二册《奶奶的白发》一文,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时,我抓住:“听了奶奶的话,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这一处,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朗读体会:“我”在想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读——想——说”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学生的说写兴趣加浓,一篇篇《奶奶,我长大了》、《妈妈,你听我说》、《我要做个好孩子》……不断涌出。文章虽短,但感情真挚,想像丰富,无不展现了一颗颗纯真的童心。在学说练写中,学生明白了写文章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这不仅树立了学生的习作信心,还激发了他们浓厚的习作兴趣。
三、朗读悟情 延伸兴趣
苏教版教材的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文字优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增加积累,通过指导看图、朗读、想象,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促其说话写话。如在教学《放小鸟》、《美丽的丹顶鹤》、《鸟岛》、《台湾的蝴蝶谷》等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和语言环境指导朗读,通过朗读,学生悟到了文中的“情”,当学生带着喜爱鸟类的感情朗读课文时,学生也悟出了“鸟是人类的朋友”。于是《可爱的布谷》、《欢乐的鸟会》、《小鸟,我对你说》……一篇篇动情的佳作流于笔端,他们稚嫩的话语、美好的想像无不叫人为之动情。学生的创作之情一发而不可收。
教学中以朗读为红线,串起看图、想像、说话、写话的珠玑,让学生在读、想、说、写中。用心去感悟,用情来表达,既发展了语言,进行了语言实践活动,又培养了小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
上一篇:浅谈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