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当前:首页 >>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及评析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及评析

日期:10-31 19:57:01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 浏览次数: 795 次 | 收藏

标签:教学设计,http://www.gaofen123.com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
  
  2、立足重点段落,多层次、多角度地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立足课题,提出疑问
  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鱼游到了纸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游到纸上?)
  [设计点评:直奔主题,让学生立足课题提问,引起学生阅读期待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诵读入境,整体感知
  1、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不明白,下面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看能否从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读书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正确、读通顺。
  ②边读边思考“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尽量将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来单独再读读。
  ③读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
  2、同桌相互交流:上面的读书要求和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针对容易读错的字,板书正音:澈、港、缸、聋。
  4、指名交流:你对“鱼游到了纸上”的理解。
  [设计点评:带着问题读课文。使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求、读有所获的习惯,真正达到快速感知文本内容、初步了解文本特有内涵的目的,为探究文本、走进文本作好铺垫。]
  
  三、认读词语,概括内容
  1、出示三组词语认读:
  A:聋哑青年 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B: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心里
  2、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拿出笔写下来。
  3、同桌相互对读课文,检查对课文阅读的情况,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
  [设计点评:教师有意识的将词语分为三类:A类是聋哑青年观鱼样子的词语,B类是聋哑青年画鱼样子的词语,C类是观众和“我”表现的词语,目的是帮助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和积累。同时用上述词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既规范学生语言。又灵活运用词语。使语言训练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
  
  四、精读语段,感悟形象
  1、大家已经知道了“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聋哑青年的把鱼画得像。请你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看看哪些段落具体讲了这层意思。
  2、教学7-8自然段。
  (1)你知道“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的意思吗?看看第七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词语能帮助你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重点抓住“一丝不苟”、“绣花”和“细致”理解工笔细描)
  (2)你想象一下,青年对金鱼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笔细描?是怎样做到工笔细描的?
  (3)正因为他画得好。围观的老人、青年、小孩是怎么赞叹和议论的?
  (4)谁能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融为一体”的意思。
  (5)此时你如何评价这位聋哑青年?
  (6)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他画鱼画得像?
  (7)练习朗读,指名朗读及教师范读。
  [设计点评:对青年绘画技艺的精湛的体会。要落实到关键的字词上,此时教者抓住“工笔细描、一丝不苟、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细致”等词语引导学生感悟,让学生真正理解它们的基本义和语境义,感受了聋哑青年的绘画技艺。不难看出此环节教学将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语言的迁移与运用、方法的指导与习得融为一体。这样立体推进,让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与对青年形象的感悟做到合二为一。]
  3、青年将金鱼画得栩栩如生得益于什么?请你认真读读3-5自然段。看能否发现什么画画的技巧?
  学生读后谈感受。(引导学生立足“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静静地”以及“从来不说一句话”想象、感知他平时如何认真观鱼的特点)
  4、再评价这位聋哑青年。(除了品质以外,有必要引导学生谈出对生活的热爱)
  5、教师小结:是啊,如果不是他长时间忘我的观察金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画鱼,那么他又怎能使画出来的鱼像在水里游呢?
  
  五、品读难点,明白事理
  1、当“我”和聋哑青年交谈的时候,“

[1] [2] 下一页

 
TAG: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更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