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同学们系统总结出本册数学学习的重点纲要,点击下方链接可查看对应内容:
1、学习方法
2、奥数题
3、图形的拼组
4、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7、认识时间
8、找规律
导读:小学一年级生学习数学的要求并不高,会数数、会辨别图形、分清上下等位置关系等等,学会这些已经可以算是达到基本的学习目标。对于入门阶段的数学知识来说,逻辑思考的知识点很少,图形辨别和生活数学的认知才是主要教学目标;在此类知识点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学习方法的融入依然特别重要。
虽然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难度较低,但对于部分力不从心的孩子来说,依然存在学习的障碍和难点;因此梳理知识点并督促一年级学生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于学习效果和成绩才能有更稳定的突破。因此www.gaofen123.com网小编特此整理了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和学习方法等相关文章,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1、学习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会开始学习一些比较难一点的知识,学习的东西会更考我们的思维能力,所以在课余时间我们要多做做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去培养不同的逻辑思维。而且对于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数学学起来才不会那么费力。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主要是学习统计,图形,认识时间,找规律等知识,偶尔也会接触一些简单的奥数知识,因为奥数需要很灵活的思维能力,学习奥数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能力。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奥数方面的知识。
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内课外应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课外练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第三,复习、预习。对数学的复习,预习在完成当天作业后,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直到搞懂为止。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第四,提高。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做一些爬坡题。做这类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需要看一看参考书,以及请教师长和同学。总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问、虚心、勤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相关链接>>怎样教好小学一年级的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学习方法
2、奥数题
用1、2、3、4、5、6、7、8、9这九个数编三个算式,一个加法、一个减法、一个乘法,每个数只许用一次。
解:从受限制最强的乘法算式入手,在这九个数中两个数相乘的积等于另一个数而不发生重复数字出现的,只有2×3=6和2×4=8;经试验,可选用2×3=6,则剩下的六个数可组成两个等式1+7=8和4+5=9。再经过适当的变换就可以列出满足题目要求的算式(答案不惟一)。
1+7=8
9-4=5
2×3=6。
3、图形的拼组
1)通过折纸活动,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特征。
2)通过“拼、组、剪”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通过动手的“搭、组、卷”等活动,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初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说明:练习六
3题:能正确数出拼组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4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形状,能连线。
5题:能正确数出缺少的墙砖和地砖的块数。
6题:能给打乱的平面图案重新拼组。
7题: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对面的含义,并能判断最简单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中的每一组对面。
4、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的数出、写出、读出100以内的数,并知道10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组成,进一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不同含义。
3)了解“十进制”,能估计100以内的数量,能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并能完成相关的模糊表述(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最接近、更接近),逐步发展数感。
4)知道三个数位的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数位顺序表中各个数位的意义,能看计数器写数、读数,并能根据给出的数在计数器上拨(或画)珠。
5)能熟练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渗透加法交换率)
5、认识人民币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与价值,知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并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正确掌握人民币基本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完成相关的清点与互换。
3)能认识“小数记法”的商品单价,学会简单的购物,并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完成简单的计算。
4)对学生进行合理使用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能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并能熟练掌握算法、正确计算。
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包括“多几”、“少几”的应用),能利用给出的信息尝试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3)能熟练计算相关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7、认识时间
1)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并知道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即:1时=60分。
2)能认、读、写钟面上的时刻,能写出已知时刻“过几分”或“过几时”后的时刻。
3)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8、找规律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图形中所包含的“11”、“111”、“1和几”、“几和1”、“几和几”的排列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2)通过观察和思考,让学生准确掌握一组数列中所包含的递增或递减规律,并能完成下一组的选择或填空。
3)能根据所学知识独立设计有规律的一列图形或一列数,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的美。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动手能力。
TAG:数学 资料+《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学习资料与方法大全》相关文章
-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参考案
-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 › 小学一年级如何学好奥数
- › 如何教好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参考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学习资料与方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