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 的平方根是 ± .
考点: 平方根。
分析: 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答。
解答: 解:∵2 = =(± )2,
∴2 的平方根是± .
故答案为:±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是基础题,要注意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2.(3分)如图,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如果a∥b,∠1=50°,那么∠2= 130° .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 由a∥b,∠1=50°,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3的度数,然后邻补角的定义,即可求得∠2的度数。
解答: 解:a∥b,∠1=50°,
∴∠3=∠1=50°,
∵∠2+∠3=180°,
∴∠2=130°。
故答案为:130°。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邻补角的定义。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定理的应用。
3.(3分)如果用(7,8)表示七年级八班,那么八年级七班可表示成 (8,7) ,(9,4)表示的含义是 九年级四班 .
考点: 坐标确定位置。
分析: 由于用(7,8)表示七年级八班,根据这个表示方法即可得到八年级七班怎么表示,也可以知道(9,4)表示的含义。
解答: 解:∵用(7,8)表示七年级八班,
∴八年级七班表示为(8,7),
(9,4)表示的含义是九年级四班。
点评: 此题考查利用点的坐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解决问题。
4.(3分)已知二元一次方程4x+3y=9,若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则有y= .
考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
分析: 先移项,再把y的系数化为1即可。
解答: 解:移项得,3y=9﹣4x,
把y的系数化为1得,y=3﹣ x.
故答案为:3﹣ x.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3分)若 + 有意义,则 = 1 .
考点: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到x=0,由此可以求得 的值。
解答: 解:由题意,得
,
解得x=0,
则 = =1.
故答案是:1.
点评: 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 (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
6.(3分)若点M(a+3,a﹣2)在y轴上,则点M的坐标是 (0,﹣5) .
考点: 点的坐标。
分析: 让点M的横坐标为0求得a的值,代入即可。
解答: 解:∵点M(a+3,a﹣2)在y轴上,
∴a+3=0,即a=﹣3,
∴点M的坐标是(0,﹣5)。故答案填:(0,﹣5)。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用到的知识点为: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
7.(3分)如图是一汽车探照灯纵剖面,从位于O点的灯泡发出的两束光线OB,OC经过灯碗反射以后平行射出,如果∠ABO=α,∠DCO=β,则∠BOC的度数是 α+β .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 首先过点O作OE∥AB,由AB∥CD,可得OE∥AB∥CD,然后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求得∠BOC的度数。
解答: 解:过点O作OE∥AB,
∵AB∥CD,
∴OE∥AB∥CD,
∴∠1=∠ABO=α,∠2=∠DCO=β,
∴∠BOC=∠1+∠2=α+β。
故答案为:α+β。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8.(3分)已知 是方程bx﹣2y=10的一个解,则b= 14 .
考点: 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专题: 方程思想。
分析: 将 代入方程bx﹣2y=10,列出关于b的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
1×b﹣2×2=10,即b﹣4=10,
解得b=14.
故答案是:14.
点评: 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要求理解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并会把x,y的值代入原方程验证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9.(3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共有3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 2<m≤3 .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 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即可确定m的范围。
解答: 解:关于x的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1<x<m,
则3个整数解是:0,1,2.
故m的范围是:2<m≤3.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正确理解m与2和3的大小关系是关键。
10.(3分)(2005?枣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观察图中每一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请你猜测由里向外第10个正方形(实线)四条边上的整点个数共有 40 个。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 压轴题;规律型。
分析: 可以发现第n个正方形的整数点有4n个点,故第10个有40个整数点。
解答: 解:第一个正方形有4×1=4个整数点;第2个正方形有4×2=8个整数点;第3个正方形有4×3=12个整数点;那么第10个正方形有4×10=40个整数点。
故本题答案为:40.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观察分析,得到规律,这是中考的常见题型。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1.(3分)为了了解一批产品的质量,从中抽取300个产品进行检验,在这个问题中,300个产品的质量叫做( )
A. 总体 B. 个体 C. 总体的一个样本 D. 普查方式
考点: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解答: 解:根据题意
300个产品的质量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理清概念是关键。
12.(3分)如图,由下列条件不能得到AB∥CD的是( )
A. ∠B+∠BCD=180° B. ∠1=∠2 C. ∠3=∠4 D. ∠B=∠5
考点: 平行线的判定。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A、∵∠B+∠BCD=180°,
∴AB∥CD,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B、∵∠1=∠2,
∴AD∥BC,不能推出AB∥CD,错误,故本选项正确;
C、∵∠3=∠4,
∴AB∥CD,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D、∵∠B=∠5,
∴AB∥CD,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有: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3.(3分)(2005?马尾区)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则物体A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
A. B. C. D.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专题: 图表型。
分析: 根据图形就可以得到重物A,与砝码的关系,得到重物A的范围。
解答: 解:由图一可得m>1,由图二可得m<2,即1<m<2,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A.
点评: 在数轴上表示解集时,注意空心圆圈和失信圆点的区别。还要注意确定不等式组解集的规律:大小小大中间跑。
14.(3分)(2008?怀化)不等式3x﹣5<3+x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分析: 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在取值范围内可以找到正整数解。
解答: 解:解不等式3x﹣5<3+x的解集为x<4,
所以其正整数解是1,2,3,共3个。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题要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正整数解。解不等式要用到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15.(3分)方程组 的解为 ,则被遮盖的两个数分别为( )
+《初中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监试题》相关文章
- › 初中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 › 初中一年级上期数学期中检测试题
- › 初中一年级测试数学试卷题
- › 初中一年级整式的加减训练试题
- › 初中一年级古诗词鉴赏范例
- › 初中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监试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中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监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