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思想品德让思想品德课走进儿童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

当前:首页 >> 让思想品德课走进儿童生活

让思想品德课走进儿童生活

日期:10-19 23:38:56 | 小学思想品德 | 浏览次数: 942 次 | 收藏

标签:思想品德教学案例,http://www.gaofen123.com 让思想品德课走进儿童生活,

  课程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副主编就课程改革中的德育教育问题指出:“当今社会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不在于增设课程,增加课时,而在于改革内容、改进方法,使德育能够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的确,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实效的关键就是:让内容走进学生,使学生亲近内容。要做到这点光是改革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是不够的。要想真正让教学贴近儿童生活,我觉得有两条途径:一是从内容上选取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内容;二是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有艺术性、富有生活情趣,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
  1 让教学内容走进儿童生活——是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性的基础
  作为教师,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又要做到不被教材所束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生活实际是教材,社会实际是教材,大千世界的变化更是活生生的教材。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时代特点、社会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大胆处理教材。可以补充原有教材的内容,可以拓宽原有内容,还可以自编教材,要十分重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参与,使教学内容更贴近时代气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1.内容要富有时代气息
  我省思想品德教材1至2年级是与语文课本合在一起的,3至6年级单独成为一个学科。目前思想品德教材已进行了改编,教材的编写着重分为爱国、法律、道德、规范等方面。改编后的教材在内容上很好地注意了内容的继承性,就内容上讲,80%以上课的内容继承了以往的内容;就教学点来讲,教材还以爱国、法律、规范等方面进行编写,通过一定课时的教学来教育学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对学生进行民族优良传统、文明行为的教育,如教材中的《敬礼!亲爱的老师》、《尊重他人》等。
  其实在思品教学内容中除注重内容传统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内容的时代性。现在的一些思品内容取材还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的,如《敬礼!五星红旗》、《送温暖》、《家乡巨变》等。另外,一些内容与当前的现状有很大差距,如《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四张“全家福”》,文中的内容就与现在的发展水平有出入。其实,《积极参加公益劳动》等课的内容上,我们完全可以从学生假日小队活动、争章活动开展的情况开始教学,赞扬他们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这样既让学生对自己正在开展的假日小队活动、争章活动感兴趣,又给学生以学习的榜样。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的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气息。可以加入社会大事和地方特色内容,让我们的学生来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如让中高年级的学生来关心“十六大”的有关内容;每年一次的“西湖国际博览会”是杭州的一次盛会,作为杭州小市民,当然要积极参与,这就是“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生动教材等。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在教学中加入这些内容,让我们的教学与时代同步。
  2        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二是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学习内容离学生越近,学生的体会会越深。
  当前我们学校德育教育存在一个误区:培养一个完人。而这样的培养模式造成的结果就是“德育问题的倒金字塔”现象——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到大学生却要进行最基本的文明习惯教育。当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对于我们小学思想品德课来讲责任也不小。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立足点太高,教育的面太大,教育方式太僵化,与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认知能力相脱节。
  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在德育总目标统揽下,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形成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结构。在制定目标时,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着重是加强学生能身体力行的、能够认识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进行认知、实施,如诚实、相互尊重、遵守规范等,让学生具有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交往规则。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思想品德课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能力、健康心理的培养与教育,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有不断学习的兴趣。另外,思品课的内容还应有专门的内容让学生进行道德体验、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塑造,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发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教育的兴趣和动力,而这些教学内容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关节点即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
  如学习了《生活要俭朴》一课,针对

  www.gaofen123.com 现在的孩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专门开展了以“如何使用零花钱”为中心的话题讨论,得出了一些使用方法,学生就可以借鉴,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又比如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探讨如何在集体中和同学相处的问题就比较有现实意义;学生表扬听得多了,稍微批评几句就受不了,就引出了如何面对挫折的话题;明星效应波及校园,追星族比比皆是,如何来看待明星也不妨来说一说等等。把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拿来探讨,学生感兴趣,又解决了实际问题,效果当然好。
  3        内容富有趣味性
  从心理学角度说,对儿童的道德教育,如若是苍白的语言、空洞的说教,这样的教育必定是失败的。心理学上讲,施教者与被施教者之间的教育,必要经过一个复杂的教育场。而这个教育场的内容、环境、空间则必须要是受教育者所能接受的。
  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有一个特殊的曲折过程,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往往大于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就必须寓教于乐。只有当教育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进入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学生才能真正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并付之以行动。
  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内容必须富有趣味性,易于儿童接受,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在《做事不马虎》一课中,文中的主人公是米老鼠和唐老鸭之间发生的故事。迪斯尼乐园所展示的生动活泼的画面,正是孩子们喜欢的环境与空间,可想而知,这一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必定会深入到里面……又如在《飞吧,小鸟》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位教师就将教室布置成一个苍绿青翠的森林,每一位孩子就是被课桌包围的一只只孤苦伶仃的小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谈一谈被囚小鸟的感觉,从而引发本课教学的主题:爱护小鸟,自觉保护环境。如此身临其境的场景,富有乐趣的教学,自然会对思品课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教学形式向儿童生活延伸——是提高思品课教学实效性的保障
  “教师讲学生听”一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是被动的。长此以往,学生无法真正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判断能力。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向课外,走向社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感悟,自己去完成道德的内化,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1.走向课外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看书,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条件,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取更多的体会。如上《人民的领袖》一课时,从校图书馆借来相关书本进行阅读,了解更多领袖故事,可以拉近与领袖的情感距离。《最可爱的人》一课也可以用此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做读书卡片,写读书笔记,交流读后感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
  2.走向校外
  家庭是对孩子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环境。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与家庭相联系,加强了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大多属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通过教师的讲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接受较快,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但在行动中往往做得不够或不能持之以恒;有些是学校老师不能监督的,需要家长与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步调一致,将这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生活当中,使学生在长期强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如教《自己的事情自已做》,教师在讲授文中的三件事之后,总结归纳,提出要求: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凡是自己的事情都应该由自己来做,会做的要坚持做,不会做的要学着做,尽量不要依赖别人。在课堂上进行了“穿衣”“系鞋带”等比赛,让学生评判,学生的兴趣高涨,都不服输,都愿自己的事自己做,并做快做好。为了巩固取得的效果,趁热打铁强化学生的自理能力,教师可与家长取得联系,要学生在家里坚持自己穿衣、洗脸、洗脚、洗袜子、系鞋带等,家长给予指导与监督,不包办代替,然后把学生在家的情况反馈到学校,老师在班上进行反馈,激励做得好的,促进做得还不够的学生。由于学校与家庭的要求统一,教育效果自然好。
  3.走向社区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社会服务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懂得平凡劳动的价值,培养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我们可以依靠社区内服务点(如工厂、商店、敬老院、残疾人家庭等),让学生到服务点上参加一些服务劳动。如教《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一课,课后教师可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自行组织打扫小区街道、清洗护栏、冲洗公共厕所等公益劳动,服务于社区。
  4.走向社会
  社会是大课堂,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所以,我们的教育不能离开社会实际。如教学《祖国在腾飞》一课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家庭的变化、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变化,使学生深深

  www.gaofen123.com 感受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多个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设和发展速度是惊人的。课前让学生搜集改革开放祖国发生变化的一些资料,同学们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定会油然而生。教《注意交通安全》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交警中队参加有关交通安全知识活动,向警察叔叔调查了解近期出现的交通事故,还可到十字路口当一次小交警。通过这些学生亲自参与的活动,学生学一些交通知识,深深懂得了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损失和危害,甚至伤亡,真正认识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收到课堂上难以取得的效果。学习《送温暖》时,布置学生课前做社会调查:残疾人社会地位的调查、市区无障碍设施的调查、收集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等。还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残疾儿童学校、残疾家庭,与残疾人直接交流、沟通,获得直接感受。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获得亲身的直接体会,效果自然好。
  5.走向虚拟网
  未来社会是科技信息时代,一个教师的知识不管如何渊博,也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学生去寻找知识、接收信息。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可以从网上获取更多信息,甚至发表自己的见解。“网上行”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可以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由“让思品课走进儿童生活”所引发的思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主张“生活即教育”。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我们的思品课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和形式向社会(课外)延伸,让学生走进“活”课堂,在亲身体验中获得对生活中许多问题的正确认识,促进学生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发展。
  加之,德育综合性课程已向我们走来,到2005年秋季我省小学、初中起始年级才将开始执行课程方案,使用新教材。这就意味着从现在到2005年的近三年中,我们还将按目前的课程设置进行教学。面对新形势,我们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能等待新课程的到来,而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围绕“思想品德课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体现主体性”这个主题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到来,必定会对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进行调整,让思品课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受到心灵的震撼,解决实际的问题,提高教育实效性。我们相信,随着新课程的到来与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迎来思品教学的春天。
 

+《让思想品德课走进儿童生活》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小学思想品德 更新

小学思想品德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