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上了三年级下册的《平均数》一课,在备课前我想“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平均数方法。我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进行改编或重组,使自己的教学行径更为奏效。
上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让学生想办法求四种颜色花同样多的方法引入,让学生动手操作,拼摆,要使四种颜色的花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进行独立思考,并说出你的方法。初步探究出:1、移多补少的方法。2、先合后分的方法,经历了独立探究的过程,学生初步感受到“平均数”的慨念,然后教学书上的例题保护环境收集空瓶的情境,并通过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动手操作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再联系中注重数学只是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只是再生活中的作用,比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这节课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还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参与到评价和自我评价中。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点改革和创新,师生的双边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在此教学中,我十分高兴地看到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争着发言,交流自己的观点,用已有的经验大胆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课堂宽松活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变得聪明自信,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收获,并释放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在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基础上,教学“平均数”,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更能理解掌握。关注学生感悟的过程,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探究是感悟的基础,没有探究就没有深刻的感悟。
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不可预设的,而是一个师生等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多关注学生,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使课堂成为一个资源生成和动态生成的过程,成为促进师生生命共同发展的场所。《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1》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