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历史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一历史

当前:首页 >>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日期:10-31 19:42:46 | 高一历史 | 浏览次数: 922 次 | 收藏

标签:高一历史,http://www.gaofen123.com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A内因:

  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⑶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⑷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

  B外因:

  ⑴美国大力扶植。 ⑵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2)结果:

  ①1956年—1972年,日本经济高 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

  2、史实: 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②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③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时间、地点、倡议国、斗争目标等)

  提出: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

  正式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重要任务和行动纲领(政治: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经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

  (3)意义:

  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20世纪70年代kai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同时,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③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三、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概念: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

  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典型 波兰 (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德国 (1990年,两德统一)

  4)、原因

  历史根源: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内部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党忽视民主和法制。

  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直接原因: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在国内国际压力下,宣布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存在,最终丧失了国家政权。

  2、苏联解体

  (1)解体过程

  a、戈尔巴乔夫改革

  (造成人们的思想严重混乱;造成苏联局势更加动荡;民族矛盾加剧,民族分离活动剧烈。)

  1985年。经济领域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1988年,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初行多党制,加剧了政局动荡 。

  b、八一九事件

  ①原因:1991年8月,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把这个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②结果: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c、1991年底,哈萨克的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2)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非但没有成效,反而激化矛盾;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严重的弊端,已无法适应苏联社会的发展;

  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特点:“一超多强”的局面

  美国依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没有动摇。因此美国极力构筑的 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设想很难实现。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些新的力量在崛起。相反,各种新崛起的力量正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推进。

  2.表现

  <1>、欧盟

  1992年欧共体各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正式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一个政治及经济货币联盟诞生。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欧盟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它不再向过去那样为美国马首是瞻,而是有了自己的政治和外交要求。

  <2>、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并拥有可以和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好转,俄罗斯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

  <3>、日本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4>、中国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不同的政治力量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可以遏制各国冒然发动战争,谈判和协商成为解决国际问题的主要途径。

  (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国际关系-----和平和动荡并存

  1. 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

  <1>巴以冲突、 <2>波黑战争、 <3>卢旺达种族屠杀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2003,伊拉克战争、 <2>1999, 北约轰炸南联盟

  3. 国际恐怖主义的威胁

  我们感受恐怖主义最震撼的一件大事就是“911事件”。

上一页  [1] [2] [3] [4] 

TAG:知识点  历史  

相关分类

高一历史 更新

高一历史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