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中考复习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初中物理复习大总结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当前:首页 >> 初中物理复习大总结

初中物理复习大总结

日期:10-31 19:51:59 |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 浏览次数: 706 次 | 收藏

标签:中考物理复习资料,http://www.gaofen123.com 初中物理复习大总结,

  ④交流发电机主要由          和        两部分组成。       不动     旋转的发电机叫做旋转磁极式发电机。

  5、交流电和直流电:

  ①交流电:

  定义:

  我国家庭电路使用的是       电。电压是     周期是       频率是     电流方向1s改变      次。

  ②直流电:

  定义:

  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里                               。

  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的方向,跟     和       有关。三者关系可用      定则判断。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定义:

  ②构造:

  ③工作原理:

  ④工作过程:A平衡位置:特点:

  受力特点:

  线圈开始处于该位置时通电后不动。

  换向器作用:

  ⑤优点:

  五、电能的优越性

  1、优点:

  2、输送

  电流通过导线要发热,从焦耳定律知道:减小输电电流是减小电能损失的有效方法,为了不减小输送功率只能提高输电电压。

  计算输电线损失功率用公式:

  计算输电线发热:

  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分子来回振动,但位置相对稳定。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6、测体积--量筒(量杯)

  ⑴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⑵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7、测固体的密度:

  :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8、测液体密度:

  ⑴ 原理:ρ=m/V

  ⑵ 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第十一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练习1、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船 和 山 。

  2、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 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 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3、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第二句:以月亮或其他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看到地球上许多河流。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的快。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        变形         ,

  B、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TAG:初中  

相关分类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更新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