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语文教学识字写字“对症下药”巧辨字

识字写字

当前:首页 >> “对症下药”巧辨字

“对症下药”巧辨字

日期:10-18 23:44:03 | 识字写字 | 浏览次数: 676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http://www.gaofen123.com “对症下药”巧辨字,
进入高年级,学生已初具独立识字能力,因此,大多数高年级教师淡化了生字的教学。然而,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怎样才能让学生正确书写呢?我认为教师的“对症下药”是关键。
  
  1.归类比较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也随着提高,但还缺少鉴别能力。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进行适当的归类比较,下好“药”。如教“搏”字时,让学生随字扩散,认识它的“兄弟姐妹”:“搏”(扌——手)、“博”(十——多)、“膊”(月——肉)、“缚”(纟——丝)、“傅”(亻——人)等字进行辨析,明白偏旁表其义。又如“栅”(木条围成)、“删”(用“刀”剔除)、“珊”(像玉美丽)、“姗”(似女孩形态)、“跚”(走路样子)……这样对生字的音、形、义归类比较,可以加强辨认和记忆,促进能力的提高。再如教“络绎”,引导学生联想到“沼泽、选择、解释、翻译”等词,理解不同的音、形,表达不同的意思。这样做是因为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克服出现错别字的关键。
  
  2.拆分部件
  
  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通过比较都能解决的。如教“赢”字时,如果再让学生联想到“羸、嬴”这些字,反而使学生越发糊涂。这样的字构字部件多,各部件的意义又不明显,所以,笔者建议采用单字部件分解的方法,让学生边念边书写:“亡、口、月、贝、凡,不忘才会‘赢’。”而“御”字,学生老是写错中间部分。教学中,笔者有意突出中间部分,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其结构,有些学生很快发现中间部分可分为“午”和“止”,故概括为“上午通下止”。
  
  3.寻找规律
  
  汉字的构成有规律可循。教学识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加以总结,才能少写错字。(1)“多画不连,少画连。”如“禹、偶”等字的中间“丨”笔,都经过了三个横笔,则为“多画不连”;而“离”字等为“少画连”。(2)“具、直、真”这些字都含有“八”或“十”部件,里面均为三横,简称为“八、十——三横”。“县”字不含“八”或“十”部件,“其”字虽有“八”部件,但不同型,所以都为两横字。经过总结规律,学生遇到这样的字便能分得清楚,正确书写了。
  
  4.趣味想象
  
  汉字源于劳动创造,每一个字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如学生对“拨”和“拔”分不清楚,教师可引导学生加以区别对待:“拨”就是拨开头发的意思,所以右边是“发”字;而“拔”则是拔河比赛,需要朋友使尽最后一点力量,因此右边是“友”字肩上加“丶”。如教“男”字时,告诉学生最初男人是耕田的劳动力,避免了书写时“田、力”连笔的现象。教“掰”字时,教师可用双手把一根粉笔折成两半,接着告诉学生这就是“掰”字,这样使学生不但直观地知其义,还牢记其形。又如教“武”字时,有个学生这样理解:中华武术是以少林寺武术为主要代表的,武士们使用棍棒,而不用“刀”,所以“武”字的肩上扛着一根棍子,谁还敢在武士腿上砍一刀呢?学生都笑了,在笑声中牢牢地记住了“武”的正确写法。
  教师根据汉字的特点,“对症下药”巧辨字,既省时又高效,大大减少了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分析能力均得到了培养,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学生素质的提高。

 

+《“对症下药”巧辨字》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识字写字 更新

识字写字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