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案例忽略的仅仅是细节吗?听课反思

语文教学案例

当前:首页 >> 忽略的仅仅是细节吗?听课反思

忽略的仅仅是细节吗?听课反思

日期:10-18 20:24:24 | 语文教学案例 | 浏览次数: 253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案例,http://www.gaofen123.com 忽略的仅仅是细节吗?听课反思,

  片断一:课堂上,教师正在与学生共同学习新课,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个学生问另一个学生:“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啊?”被问的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就是可笑呗!”于是,发问的这个学生郑重其事地在课本上“惟妙惟肖”的词语旁边给出了“解释”——“可笑”二字。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课堂插曲,这一片断演绎了一段“错误”的学习经历。但是,这“错误”好像是不应该怪教师的,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小小的“意外”,况且这个“意外”又是如此的迅速而隐蔽:似乎发问的学生也没有错,遇到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向同伴寻求答案,虽然在那一瞬间没有去听课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但他积极求教于同伴而解决了自己的一个“困难”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他本身就不知道正确的答案,只是他自以为正确的答案是错的而已。
  或许我们会说,这只是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教师只要稍加注意即可,这样的教学“事件”是没有多少值得教师反思的必要,无需过多地纠缠其中。
  这话也许是对的,因为教师本身看起来并没有“错误”,但是,这仅仅是偶然的吗?有没有必然的成份?有没有可以把握的因素呢?还是说我们根本就没有来关注这样的问题呢?
  片断二:在听完一位教师执教的《周总理的睡衣》一课后,我和几位学生交谈起来。这时,一个有点儿调皮的学生问我:“老师,周总理都那么大了,他的奶奶得有多大?怎么还能给他补衣服呀?”我愣了好一阵子,才明白这个问题是怎么回事儿,于是反问他们:“邓奶奶是谁?”“不就是周总理的奶奶吗?”竟然有两个学生这么说,这显然大出我的意料,便匆忙而尴尬地给他们讲明了原委。
  几个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
  是啊,谁不知道邓奶奶是周总理的爱人呢?哪一个中国人还会出现这样的疑惑呢?可是,二年级的小学生真的知道邓奶奶就是邓颖超同志吗?我们的前提性判断显然是出了问题。就此延伸下去,如果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把此类问题也关注到,一定要讲一讲并且告诉学生邓奶奶是邓颖超同志,邓颖超同志是周总理的爱人,有必要吗?而且,那不成了典型的灌输性教学了吗?但是,学生的认知前提却在与他们的课堂学习开起了不大不小的玩笑。一个无须讲、不可讲的话题,竟然成了学生的盲区,乃至其他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根源。
  看来,忽略学生学习的“细节”并不是偶然的。对于学生来说,“惟妙惟肖”的意思以及“邓奶奶是谁”的问题,会随着其学习过程的推进和其生活阅历的增加而自然解决。但是在那一刻,学生的认知前提和其思维背景却被我们忽略了。忽略这两个问题,应当说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不会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问题是,我们是否忽略了其他的更多不该忽略的东西呢?
  片断三:一位教师在执教《古井》一课时,在学生基本学完课文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把钱物送给老人时,老人会说些什么呢?”许多学生直接借用书本上的话来回答,即:“古井都没有索取什么,我要什么。”教师又进一步提问:“如果你是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此时,学生仍然在说拒绝、不要别人的钱物之类的话,而有一个学生却轻声地说:“要是给我钱,我就要!”这句话当然引来了其他同学的侧目和嘲笑,此时教师却没有听到。但是,马上有几个同学在小声嘀咕:“我也想要”“要钱不行吗?”等等。此时,如果老师能听到或者感觉得到学生的思维起了变化,肯定会对此有所反应。但遗感的是,在学生的认识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逆行的时候,教师却浑然不觉。

[1] [2] 下一页

 
上一篇:“错”出精彩

+《忽略的仅仅是细节吗?听课反思》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案例 更新

语文教学案例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