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案例哪一只是脱壳后的蝉

语文教学案例

当前:首页 >> 哪一只是脱壳后的蝉

哪一只是脱壳后的蝉

日期:10-18 20:24:21 | 语文教学案例 | 浏览次数: 840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案例,http://www.gaofen123.com 哪一只是脱壳后的蝉,

   [案例]
    初读《金蝉脱壳》(苏教版第九册)之后,宦文峰忽然举手问道:“孙老师,课文插图中树上的这两只蝉,哪一只是脱壳后的蝉,哪一只是蝉的壳呀?我分辨不出来。”我仔细一看插图,还果真如此,树枝上一前一后画了两只“蝉”,虽然颜色不同——一只是黑色的,另一只是金黄色,但外形的区别很不明显。
    我一想,这不正好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吗?于是,我顿了顿说:“同学们,宦文峰分辨不出插图上哪只是蝉,哪只是蝉壳,同学们能不能分辨得出来呢?最好能从课文里找理由。”
    学生来了兴趣,埋头在课文里寻找起来。
    “孙老师,我找到了!”徐璐像发现了宝贝似的站起来说,“课文第四19然段说:‘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这两句话说明背上有道口子的是蝉壳,而背上没有口子的则是刚脱壳的蝉。”
    “嗯,说得有道理。”我点了点头,“还有其他理由吗?”
    “孙老师,我也找到了!”戴振涛也激动地喊道,“课文第五自然段这样写道:‘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插图上的这两只·蝉,,前面那只的翅膀比后面那只大多了,一定是蝉,而后面那只就一定是蝉壳了。”
    “你观察得真仔细!”我夸赞道,“前面那只的翅膀果然比后面那只大多了!”
    “孙老师,看颜色也能看出来。”范佳迫不及待地说道,“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说:‘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说明蝉壳是金黄色的。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又写道:‘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说明蝉一定是黑色的。”,小姑娘喘了口气继续说,“由此可见,前面那只黑色的是蝉,而后面那只金黄色的肯定是蝉壳了。”
    “通过颜色来辨别,是个不错的主意!”我微笑着点头表示赞赏。
    “孙老师,我是通过蝉翅膀上的斑纹来辨别的。”丁悦似乎很有把握,“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说蝉脱壳后‘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整齐的斑纹’,前面那只的翅膀就是课文描述的这样,而后面那只则是短小的,一点斑纹都没有。因此,前面那只是蝉,后面那只是蝉壳。”
    “观察越来越细致了,连翅膀都不放过。”我不住地点头,眼看高高举起的小手一只只陆续放了下来,我知道课文中的理由越找越少了,便最后一次追问道:“还能找到其他理由吗?”
    “孙老师,还有!”李穆清两眼放光、手举得老高,像发现了新大陆,“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而据我所知,蝉都是往上爬的,因此图上前面那只一定是往上爬的蝉,而后面那只肯定是趴着不动的蝉壳了!”
    教室里响起一阵19发的热烈掌声。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调侃道,然后真诚地赞叹道,“李穆清不仅有一双慧眼,而且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让我们为李穆清以及刚才其他同学的精彩发言鼓掌!”
    掌声再次响起,我发现学生的眼睛似乎更明亮了。
    [反思]
    语文课上经常遇到学生提出一些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可能不着边际,甚至可能极其肤浅,但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千万不能用冷言冷语浇灭学生心中求知的火花。
绝大多数教师也大都能做到这一点,但高明的教师则善于从学生的突然发问中抓住潜在的教学契机,及时巧妙地加以引导,用一个学生思考的火花点燃全班学生的思想火炬。在此案例中,笔者对于学生提出的“哪一只是脱壳后的蝉”没有简单地告诉其答案,而是极其敏锐地感觉到这一问题的价值,把问题抛向了学生。学生显然对来自同伴的问题很感兴趣,于是图文结合饶有兴致地研究了起来。实际上,这一问题远比原先预设的问题“探究蝉是怎样脱壳的”更有意思,也更能启发学生思考。因此,教师能否及时发现学生“突然发问”的价值,并果断抛开原有的教学预设,和学生一同进入探求真知的道路,需要教师具备高水平的“课感”——对课堂教学情况直觉把握、巧妙处理和灵活调整的能力。

 

+《哪一只是脱壳后的蝉》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案例 更新

语文教学案例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