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集锦二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当前:首页 >> 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集锦二

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集锦二

日期:10-21 14:10:49 |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 浏览次数: 444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集锦二,

1、《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围绕“思考 练习”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颇佳。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听一听,画一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学生听完课文后,让学生添画表情后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一个学生说:“铁罐在说话时十分生气,后来还恼怒成怒,大发雷霆,所以我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一位学生画完陶罐的表情后说:“我想表现陶罐当时的谦虚,说话时心情的平静。”所以它的表情应该是笑眯眯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2、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再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的神气、“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学生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3、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再戴好头饰,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教师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表演可以是绘声绘色,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会心的笑。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
  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示“思考 练习”的问题: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读课文后,我先引导学生对比陶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

[1] [2] [3] [4] 下一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集锦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学生能很快找出,铁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洁、朴素、美观”。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罐,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学生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外表光洁、朴素、美观;有的说喜欢陶罐,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因为它已是很有价值的古董;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对人友好、善良。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情绪高涨。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在设计教学中,我尝试了放手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学生更主动参与课堂。 

2、《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一课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七单元的一篇寓言,该科讲述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持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了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章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适合学生自主阅读,能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明白寓言中蕴涵的道理并受到教育。 
    我在上这课时,借用了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上这课的教学流程——“一读二演三改四编”,不过靳老师用的是两节课完成,我用了一节课完成的,我将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放到了学习生字的第一节课处理,所以基本上处理完了教学任务。 
    “一读 ”即上课伊始让学生们齐读生字和课文。设计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将词语读正确,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朗朗的读书声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虽然此时的感受是粗浅的,但是促进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自大和陶罐的谦虚、善良和真诚。 
    “二演”即角色表演,在学生对文中的角色有一点的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感悟寓言讲述的道理。学生们表演积极,铁罐和陶罐的特点被孩子们演绎出来了,来表演的第一组的同学表演出了陶罐铁罐的语气和神态,第二组的同学们还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加以动作,让表演进入了一个高潮。孩子们意犹未尽呀,由于时间关系,我让他们课后再表演。此环节如果让学生脱离书本,将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进行表演就更好了。 
    “三改”这环节我是让孩子们领悟寓言的寓意后让学生表演的。设计这环节的目的是:学生们在表演的基础上让他们说说悟出了什么道理(任何事物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事物,不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相比),此时教学重点难点已经突破了,我引导学生弄清二者优缺点的过程中,使学生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集锦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自觉地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并集体改编故事来赞扬铁罐批评陶罐,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新的高度。此处有老师认为是败笔,我认为就因为集体进行改编故事,才能克服学生写寓言的畏难心理,有利于新寓言的创作。 
    “四编”这环节突出了读写结合,阅读是读懂文章,写作是思想感情的表达。通过阅读进行写作,有利于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信息,适用已学知识的重新创作。此处时间充裕的话应让学生慢慢写,然后老师当堂指导评改学生的语言。可惜时间太少,只能让学生进行口头作文,也只有一个学生不 流利地说,老师和同学加以补充才算说完整了。 
    学习名家上课只是鹦鹉学舌,模仿名家的框架固然可嘉,学习名家的语言思维教学也固然可嘉,要变成自我的教学风格我还需要好好加油。勉励自己——“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采得百花成蜜后,为生辛苦为生甜”。 


3、《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上个星期二在多媒体教室上了一堂公开课,上完之后感很失败,想想自己为了这节课所花费的心血,尽管我知道“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但在众多领导和同事面前,泪水还是不争气的流了下来,为自己的课前精心设计与上课效果的反差,也为自己糟糕的表现。上课之前,我的心一直被那根紧张的线牵引着,但我一直告诫自己“不就是一节课吗?”可事实证明我没有如此洒脱。由于紧张,思维受到限制,影响了语言表达。
   我选的是《陶罐和铁罐》这一课,这是一篇很有启发性的寓言,通过体会陶罐和铁罐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让学生理解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课文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写骄傲的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却忍让着铁罐,后半部分是写经过若干年之后铁罐被氧化,而陶罐依旧光洁、朴素。整堂课说重难点都把握到位,可还是有几处不尽如的地方。其实课件制作的挺精美,还制作了动漫。特别是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很逼真,把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骄傲表现的活灵活现,学生们的兴趣在此刻也马上被调动起来了,如果这时立马让学生模仿去说、去演,肯定课堂气氛马上高涨起来,可惜我没有,我却挑出两个词语要求学生解释意思,最后还很正式的用课件的形式显示出来,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积极性被我打消了一半,虽然说后一环节我让学生练了,但效果大打折扣,真的挺遗憾!
   再一个就是第二部分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时间的流逝,若干年之后,铁罐变成什么样子,陶罐呢?我是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陶罐、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铁罐变成的样子的句子,然后再让学生去看课件铁罐氧化的过程,和陶罐依旧光洁、美观。最后我又提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把这几句话反复读了几遍。我的话不精炼,有的重复啰嗦而且耽误了时间,导致后面时间紧的问题。课件中的两大亮点在课堂教学中却成了两大遗憾之处,这是我在这次公开教学中感觉最可惜的地方。
   上完课后最大的感慨就是:上好一节公开课真难,在这次教学中我懂得了,强化学生的感受,淡化纯粹的分析对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这次课堂反思中,学校的多位领导以及我的同事们不仅对我的这堂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还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为我指明了所要努力的方向,让我拨云见日。以后我也希望前辈老师们继续关注我的课,然后多提建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集锦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在此真心地感谢所有领导和同仁们对我的点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研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我坚信我会在这种紧张、热烈的环境中,更快的成长!

4、《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课文讲的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有趣的故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主要讲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第二主要讲许多年过去后,人们发现了陶罐,铁罐却早已氧化。作者告诉人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也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而看不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个道理。学生很容易读懂故事的内容。但是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陶罐的谦和、善良、宽容、友善的美好品质,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读、悟的过程是远远不够的。而且三年级的孩子在自主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会认为陶罐是很“好”的,几乎是“完人”,没有什么缺点,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巧妙地加以引导“修正”,绝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放弃这种引导。在具体教学中,我紧扣文本,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并合理运用文中插图创设情境:这时候国王御厨里的锅、碗、筷子听到铁罐这样的奚落陶,他们都忍不住了,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铁锅第一个站起来说……盘子小妹有点着急了,说道……盘子妹妹还没说完,站在一旁的铁勺也跟着着急地说……边角落里的油瓶抢过来说……学生在在超越文本的心灵对话和“补白”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智”开发和“理”的感悟, 

5、《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
同济小学花园校区霍玉霞
《陶罐和铁罐》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形象跃然纸上。通过教学这篇课文,我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外,还要让学生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次骨干教师研讨课,我借用鸿业小学三(3)班上课,教学本文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1、初步认识课文的生字词语,通过多种的识字方法,提高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中理解所说明的道理。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
1、 创设情境法。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产生移情效应,他们置身情境,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此外,教师还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情境,让他们静下心来,反复地与文本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善思的品质。
2、 情感激励法。在教学课文中,我以学生对文本的最初感受为切入口,唤醒学生真实而强烈的问题意识,激起他们灵性的浪花,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自然成了学生精神自由舒展的过程。在设计本课时,我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唤起他们求知的愿望,探究的动力,通过赞赏他们各具个性的表达,让学生在信任自由中充分展示自我,张扬自我。
3、 自主、合作、探究法。《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本组课文的训练要求,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4、 读中感悟法。语文课应该加强对语言表达的感悟。本文的教学,我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着力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验特定情境中人物的情感,领会作品的人文内涵,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展示的空间,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gaofen123.com ]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自己的见解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gaofen123.com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我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通过范读,导语,表情等唤醒、激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力求让学生“以读求悟”,“读中见情”。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注意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深度,因此,教学的拓展部分——引导学生课堂中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把文中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这一板块没有落实,我觉得非常可惜。本来这一班孩子是可以做到的。我觉得教学过程中,预设的同时,还应该及时地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这是我以后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探讨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反思集锦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相关分类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更新

三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