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语文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四基础教案全集

高一语文

当前:首页 >>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四基础教案全集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四基础教案全集

日期:10-31 19:52:31 | 高一语文 | 浏览次数: 819 次 | 收藏

标签:高一语文,http://www.gaofen123.com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四基础教案全集,

  五、小结

  这篇演说辞蕴含了作者的奔涌的激情,它以磅礴的笔势揭露了美国的现实,展示了黑人的痛苦的生活处境,赞颂了黑人群众的高昂的战斗精神和争取民权的决心,满怀憧憬地表达了要求人人平等,渴望民权自由的强烈愿望。

  六、扩展阅读

  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

  [美]理查德·尼克松

  因为你们的成就,使天空也变成了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当你们从宁静海对我们说话时,我们感到要加倍努力,使地球上也获得和平和宁静。

  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为一体,他们对你们的成就感到骄傲,他们也与我们共同祈祷,祈望你们安返地球。

  欣赏提示:

  1969年6月19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点火升入太空,5天后,即6月21日,乘坐该飞船的两位美国宇航员首次在月球上登陆,开辟了人类历史性旅程的新纪元。尼克松的这篇演讲,就是当宇航员登上月球之际,通过电视向他们发表的。

  也许可以这么说,这是当今世界的政治领袖们发表的最有特点的演讲之一了。说它最有特点,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简短,只有几分钟,只有几句话;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位地球人向登上月球的另两位地球人发表的首次讲话,虽然这样的机会确实很难得很珍贵。我们说这篇演讲很有特点,主要是因为尼克松抓住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珍贵时刻,把对这位宇航员的讲话,扩大到以全体地球居民为对象。你看他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篇幅中,谈"天"说"地",从月球上的"宁静海",谈到地球上的"和平和宁静",使听众不由自由地产生某种联想,不仅借机炫耀了美国的科技实力,而且宣扬了美国的对外政策。

  鉴赏训练:

  假如有一天,你作为中国首位登上月球的一名科学家,请你对全国乃至世界发表演说,你将怎样演讲?你能围绕这个主题撰写一篇精短的演讲词吗?

  第五课时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教学目的】

  1 、了解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jiao融的特点,体会语言中饱含着的浓烈的悲壮慷慨之情。

  2  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比喻、对偶、夸张、比较等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了解本文记叙、抒情、议论三者水乳jiao融的特点,体会语言中饱含着的浓烈的悲壮慷慨之情。

  2  .学习本文恰当地运用比喻、对偶、夸张、比较等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的写作目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一、教学要点。

  解题,介绍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口译第1段和第2段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结合注释①解题,介绍课文。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记叙了烈士生平和死难的大略情况。孙中山为该书写的序,着重表达由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所引起的感想。

  鉴于从1895年以来,起义屡次失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对黄花冈起义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1910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召开会议,计划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决定4月13日(农历3月15日)首先在广州起义,然后向北进军。但是快到起义的日期了,海外捐款还未寄到,机械也未运齐,不得不延期于4月17日(农历3月29日)举行。因为起义领导方面多次变动命令,清军闻讯,先有准备,革命党人寡不敌众,终于失败。起义虽然没有成功,却奠定了武昌革命的胜利基础。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地纷纷响应,不久,清帝被迫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参加起义的都是革命党人的优秀分子,林觉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在由日本回国的途中曾说,这次起义如果失败,死伤一定很多,但是自己所以愿意牺牲一切,无非是希望感动国人,同心奋起。如果这个目的能够达到,那就虽死犹生了。起义时,他与方声洞等领先袭击总督衙门,受伤被捕,从容就义。他在给父亲的绝笔书中写道:“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充满了为国牺牲的革命精神,表现了革命党人的浩然正气。

  (二)指定三位学生分别朗读3段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三)检查订正预习作业。

  让一位学生将答案抄在黑板上,要求书写清楚、整齐,评议、订正后明确:

  词 本 义 引 申 义

  艰难险巇xī 险阻崎岖 道路危险难行

  踬(zhì)踣(bó)者屡 跌倒 革命遭受挫折

  吾党菁华 草木之花 革命党中的中坚分子

  久蛰之人心 虫子冬眠 受压抑、不奋发

  贼氛方炽(chì) 火势旺盛 敌人势力强盛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引申义就是本来义引申、发展出来的词义,意味着语言的使用范围扩大了。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四)补充注释:

  末造、肇造:两个“造”,都是建立的意思,说一个朝代的末期为“末造”,含有衰乱的意思。

  碧血横飞:革命者的血四处飞溅。传说周朝的苌弘是个忠义的人,无辜被杀害,后来他的血变成青色的美石,所以后人称忠义人的血叫“碧血”。

  史载田横事:史书记载田横的事。秦朝末年,原齐国的贵族田横自立为齐王,参加反秦斗争。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田横带领500壮士逃到海岛上去。刘邦叫他入朝,他不敢不来,但是又不愿意做汉朝的官,快到洛阳时他自杀了。留在海岛上的500人听到这一消息,也都自杀了。

  (五)口译第1段和第2段。

  学生读、译,教师点拨、纠正。

  死事之惨:牺牲的惨重。不宜译成“惨状”或“悲惨”。

  语焉不详:说得不详细。焉,助词。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材料缺少得)更严重的是,有的连姓名都查不出来。注意把语意补充完整。

  滋可痛已:越发令人痛心了。已,同矣,语气词。这里主要是对材料缺少这件事,不宜译成“悲痛”或“哀痛”。

  (六)布置作业:

  1 写出各段的大意。

  2 思考:“思考和练习”题一。

  第六课时

  一、教学要点:

  译第3段,讲析课文,朗读全文。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口译第3段:

  指定学生读、译,教师点拨、纠正。

  丐于余:请求我写篇序文。

  “而余……也如故”;而我在30年前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就是为先烈们不惜牺牲生命来争取实现的这些主张,没有得到实行,还像从前一样。要明确“争”的是什么,注意落实。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并且用来勉励读这本书的人们。

  (二)讲析第1段:

  提问段意,明确:第1段,赞扬黄花冈烈士为革命牺牲的伟大精神。

  要求学生根据感情变化划分层次。

  提问。明确:“然是役也”之前为第1层,其余部分为第2层。

  讲析:文章开始,作者以凝练的语言,追述中国革命经历的艰难曲折的路程,笔锋自然地转入正题。“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凝聚着作者对烈士牺牲的无比沉痛、对革命党的损失无比痛惜。

  问:第1段的两层,哪一层的感情更为强烈?为什么?

  讲析:“然是役也”一句,急剧转入第2层,表示作者的感情并不停留在悲痛上。黄花冈起义,革命党人在敌我力量悬殊的不利条件下,仍然不顾一切地奋勇苦战,流尽最后一滴血。这种为革命牺牲的伟大精神,使人深深感动。所以作者抑制不住悲壮激昂的心情,热烈地赞颂他们:“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这组对偶句盛赞烈士的忠义壮烈。“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这一组对偶句极写起义震动之大,影响之深。起义如惊蛰春雷,召唤国人同心奋起,终于迎来了不可阻挡的民主革命的洪流。作者对起义的评价极高,说是“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因为起义虽然失败,却为武昌起义奠定了胜利基础,理所当然地应当同武昌起义一起载入史册。作者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揭示了两次起义之间的必然联系,评价令人信服。

  第2层,先赞烈士精神,后昭烈士功绩,或用对偶句铺陈,或用长短错落的散文句抒写,使赞颂的感情极为强烈。

  (二)讲析第2段:

  问:既然烈士们精神伟大,功绩卓然,为什么拖到10年之后才编纂他们的事略呢?

  学生回答。讲析:

  第2段,说明了《事略》迟编的原因。

  先说由于时局混乱(变乱纷乘)。作者沉痛地指出,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中华民国,建立虽然已经10年,以致“黄花冈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连用两个“始有”,是作者对烈士的追怀和对时局的愤慨之情。

  后说材料短缺。“或……或……甚者……”,说明材料短缺的三种情况;又以史载田横事作类比,说明《事略》不能详细记述烈士事迹,也同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不能为500人立传有同样的苦衷,这就使作者更加痛心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TAG:高一语文  

相关分类

高一语文 更新

高一语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