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你们登过长城吗?登过哪儿的长城?
生:我登过八达岭长城。
师:同学们登的长城大多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播放八达岭长城录像)它建于明朝,到现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宏伟壮观的气势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今天,李老师要带你们到戈壁滩上去,看看那儿的古长城。(板书课题)说它古,是因为它已经2000多年了。出发之前,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什么是戈壁滩?
生: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是什么样子的?
师:戈壁滩,有人知道吗?(见无人举手,出示戈壁滩图片)这就是戈壁滩。这地方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上缺水,植物稀少。一望无际,非常荒凉。戈壁滩上的古长城是什么样子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戈壁滩上古长城》。(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画一个小小的问号。一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指导)
师:(出示本课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这就是本课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你们会读吗?会读哪个先读哪个。
(学生选择自己会读的读)
师:还有不会读的,怎么办?
生:问老师。
生:查字典。
师:拼一拼,问一问,查一查,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把不认识的字学会。
(学生兴趣很高,纷纷自学字词。老师用开火车的方法大面积检查自学情况)
师:词语会读了,意思明白吗?不懂的问一问吧!
生:嘶鸣是什么意思?
生:嘶鸣就是人喊叫的声音。
师:是吗?我们把它放到课文中去,请同学们读读嘶鸣所在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
师:是人喊叫吗?
生:是马叫。
师:马怎样叫?(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起马叫来。老师展示“嘶鸣”的奔马)马如此大声地叫,说明什么?
生:战争很激烈。
师:理解词语要把它放到课文中去,结合它所在的句子才能准确理解词义。
生:什么是挎着?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包,谁来表演一下,什么叫挎着。
(一个学生表演竖挎,一个学生表演斜挎)
师:挂在肩头上叫挎。
(一个学生表演挎在腰上)
师:挂在腰上也叫挎。
(一个学生表演挎在脖子上)
师:挂在脖子上也叫挎。你们常见在脖子上挎什么?
生:挎钥匙。
生:挎手机。
师:除了挎包、挎钥匙、挎手机,你们还听说过挎什么?
生:挎篮子。(一边说一边表演)
师:(和一个学生表演挎胳膊)这叫什么?
生:(齐说)挎胳膊。(学生纷纷和同桌表演)
师:课文中说挎着什么?怎样挎?
生:挎着弓箭。(学生纷纷表演)
(接着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他们借助图片理解弓箭;用表情演示理解乐滋滋)
师:除了这些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
生:什么是清脆?
师:课文中说清脆的什么?
生:清脆的笛声。
师:清脆的笛声怎么样?
生:清脆的笛声飘得很远很远。
师:火车鸣笛的声音“呜——”能说“飘”吗?
生:不能。
师:地雷爆炸的声音“轰——”能说“飘”吗?
生:不能。
师:除了课文中的笛声,还有什么声音可以说“飘”?
生:琴声。
生:歌声。
生:鸟叫声。
师:这些声音都是——
生:好听的声音。
师:“清脆”一词,你们理解了吗?
生:什么叫断断续续?
师:(在黑板上画——)这叫断断续续吗?
生:不叫。
师:谁来画画“断断续续”?
(学生在黑板上画——————一---)
师:(指板画)有的连着,有得断开,这就叫——
生:断断续续。
师:看看书上插图,断断续续的土墙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看图)
师:词语是组成文章最小的单位。读课文时,读懂了词语,才有助于我们读懂整篇课文。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些什么?
(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
生:我知道古长城变矮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应该听谁的》教学实录及评析
下一篇:《花钟》教学实录及评析
TAG:
+《《戈壁滩上古长城》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相关文章
- › 《戈壁滩上古长城》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戈壁滩上古长城》第一课时课堂实录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