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当前的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教学的理念变了,内容的领域宽了,知识的结构综合了,学习的形式也丰富了……这些变化,弥足珍贵。但是,我们也冷静地看到,由于教学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能力训练“浮”了、教学形式“花”了,导致教学效果也“虚化”了。因此,我们的心情在兴奋之余又有些沉重——语文教学到底如何是好?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语文课应实实在在地为了所有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而尽可能地把于语文教学的本体无益或虽有益但效果不明显的东西去掉,可谓“删繁就简三秋树”,也即把根抓住,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一、把根留住,一定要落实语文的本体
众所周知,语文课是学习者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的:或是“披文以入情”,明了怎样的言语形式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或是“入情以披文”,明了高质量的思想是借助高质量的言语形式来表达,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此同时内里表现则为精神经验的丰富,个性生命的成长。说白一点,语文课是学习怎样把“话”说“美”,把文章写“美”的一门课,必须通过听、说、读、写能力的艺术化的训练促使人的情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思考:
1.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如学习朱自清的《春》,绝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春色,如何将情感用适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
2.言语能力——言语行动优化组合(人品、文品的综合表现)的必然结果成了语文教学的目的。这里的优化组合是“言语”与“精神”同构共生,既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使之拥有适合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之情趣情思越来越丰妙。
这样说来,语文的本体是——识(识字)、写(写字)、读(阅读)、背(背诵积累)、说(说话和口语交际)、作(习作)、习(良好习惯)。这七项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基本方面——基本的语文能力、基本的语文积累、基本的习惯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和放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语文教学的根要立在“七字经”上。
二、把根留住,必须扎实地进行课堂教学
例举几种“虚化”的教学现象:
1.教学漫无边际而无“标”度。
如课前让学生或个人或组合小组自主收集有关资料,课中进行各种展示。于是,课文学完了,难认的字不会认,难写的字不会写,具有优美意境的文字不会读,精美诗句不会品,更不用说积累其间的语言运用于生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了。
2.言语随意平淡而无“深”度。
为了尊重学生个性化体验,鹿可以是马,马可以是鹿。某一位学生会就某一个问题自由畅谈,言语中会出现一些不通畅、不连贯的语句,老师会评上一句“你的意思我明白”,而后就叫上另外一位学生继续表达。第二位或第三位学生也不去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加以吸收,仍然自由发挥,说了一通表达很平淡的内容。第四位学生或许在言语组织上更糟糕,但见解上比较有新意,老师就对他大加赞赏……一堂课,看似七嘴八舌,气氛活跃,实则哗躁有余,浮泛浅表。
3.偏重熏陶感染而无“厚”度。
课堂教学或一味地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或单方面地煽情,或拿集中大量声音图像信息的课件在课堂上全方位地轰炸……以为语文能力只需所谓熏陶和感染,即可习得。
……
“乱花渐欲迷人眼”,斑斓未必皆春色。在富有情感的“真实”环境中,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通过生动、扎实的(课内、课外的,单项、综合的,模拟、生活的)言语实践活动,不断内化各种(技能、思想、情感、精神)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独立运用生活经验的听、说、读、写能力。一句话,着力点要放在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
我的具体做法是:
1.凭借例子——积淀语言,悟得规律。
①预习入手,感知语言材料。
②品读领悟,重视语感培养。
③熟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
④练习迁移,形成语用能力。
2.超越例子——延展运用,形成能力。
以选文里的语言运用实例为基点,延伸扩散到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像,以选文的“一”引发现实生活语言运用的“三”,“举一反三”;由现实生活语言运用的“三”复归于选文的“一”,“举三反一”,如此往复。
于是,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简洁,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也许,很多时候,教师心静如水,学生雅静无声,不奢靡,不浮华,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却有心灵的絮语,有会心的微笑,因为是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令人陶醉,是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的言语智慧让人柳暗花明。
三、把根留住,确需丰厚教师语言功底
语文课能不能把根留住,关键还在语文教师。它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对言语素养的要求更高了,教师的教学言语是教师形象的外衣,精彩而不庸俗、生动而不夸饰、幽默而不油滑、清晰而不板滞,能使满堂生辉。教师自己必须有敏锐的语文意识,有理想主义者的浪漫情怀,对人生有独特的感悟,能常常坐在桌前放纵自己的情绪,将深刻的感悟、不安的思绪用文字一一记录。写到动情处,思接千载、左右逢源、文如泉涌,才能为上出浓浓“语文味”的根基扎实的课奠定基础。
(选自《小学青年教师·语文版》)
上一篇:同文同教不同“境”
+《语文课,把根留住》相关文章
- 语文课,把根留住
- › 语文课文评课稿:《秋天的雨》评课稿
- › 语文课文评课稿:《走进青春 》
- › 语文课文评课稿:《掌声》评课稿
- › 语文课文评课稿:《一夜的工作》评课稿
- › 语文课文评课稿:《蜗牛的奖杯》评课稿
- › 语文课文评课稿:《小珊迪》评课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语文课,把根留住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语文课,把根留住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语文课,把根留住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语文课,把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