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的村落》是六年级上期“感受自然”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首先介绍了作者在一片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他追随一只爬行的小虫展开了奇异的游历。本文的特点是全文都依据想象而成,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例如:“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它们的村子散步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毫不起眼的小虫窝被作者描述成了一个丰富多彩、奇异梦幻的世界,这不仅让学生对草虫的村落着了迷,还考验老师带学生入情境的能力——想象中的小虫天地该如何呈现呢?在本课教学中,我是这样运用媒体攻克难关的:
1、图片布景,步步入情。
“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这是作者奇异的游历所展示的第一个空间,我采用了三幅图片来呈现这个空间。
第一幅图:田野上,一眼望去,青翠的野草铺满了整片土地。此时,优美的音乐响起,老师带着学生看着画面,听着音乐,说:“迎着微风,伴着花香,我们一起伫立在大自然中。放眼望去,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小花的田野一直延伸到山脚下。周围静得出奇,以至于天空中的鸟叫声,树叶的落水声和草丛中此起彼伏的虫鸣声都听得一清二楚。”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渐渐进入了情境。
第二幅图:整幅画面就是一丛特写的茂盛的青草。音乐还在继续,老师说:“在一处绿阴下,我们躺了下来。闭上眼睛休息。”说着,学生都闭上眼睛,老师接着说:“翻转下身子,发觉自己的身体在逐渐地缩小,缩小,缩小……”
第三幅图:从虫的角度构造的“森林图”,草叶片片向上直立着,密密麻麻,组成了森林,在画面右下角的一片草叶上,趴着一只黑甲虫,用迷惑的眼神看着这密林,不知该往哪里走。老师要学生睁开眼睛,说:“此时,空间在我们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学生把眼睛睁开的瞬间,都“啊”的一声叫了出来,因为,他们看到了先前的草地变成了一片草茎组成的森林,看到的画面和象是虫子们眼中的世界,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变小了,
三幅不同视觉角度的图,仿佛魔法一般,引导学生“倏”的一声,由“大”变“小”变小了,进入了草虫的世界。
2、动画点睛,体味真情。
“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这是作者游历过程中见到的最温馨的一面,展现了草虫的村落也像人的世界一样有浓浓的情谊,“意味深长的对视”是这段的一个重点拓展点。
为了让学生注意这个细节描写,我在课件制作中加入了动画效果:一大一小两只甲虫面对面,眼睛深情地对望着,一眨一眨的。我特意把眨眼的速度调得较慢。我让学生猜猜,这只娇小的甲虫和游侠之间会是什么关系?学生果然注意到了,纷纷说“夫妻、兄妹、亲人”。我趁机继续引导:“这只游侠云游四方数日,历经千辛万苦回来了,和亲人见了面,彼此之间不说话,而是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嘿嘿,这真是有味道。你能感受得到这意味深长的对视当中,包含的是什么吗?”学生说得很充分,在思考中,他们也就体会到了,草虫的世界也有丰富的感情。
一个小小的动画让文中深藏的感情浅显地展现在孩子面前,课件浅着眼,老师深挖掘,课堂的深层内涵在动画的引领下打开。
3、音乐悠扬,灵动课堂。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从这段话及末尾的感叹号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如何能让学生认同作者的感受呢?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
我选择了两首以虫子声入曲的轻音乐,再配上一张“虫虫音乐会”的图片,在播放之前,我这样引导学生:“作者在这里把甲虫音乐家演奏的音乐比喻成灵泉,我们一起来听听甲虫音乐家们演奏的音乐到底如何?”接着播放音乐,领着学生随着音乐而舞动,乐曲中有低沉的大提琴音,我就引导学生把它想象成是笨笨的大甲虫来了,乐曲中有蟋蟀的鸣叫声,我就带着学生学着蟋蟀的样子左蹦右跳……音乐还在继续,教室里已经成了一片虫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音乐让学生如亲临村落,现场听演奏般,学生感受到了虫子们的音乐优美而特别,十分认同作者对草虫们的赞美之情。 《给想象安上翅膀 ——《草虫的村落》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这一教学反思,来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上一篇:《剑胆诗魂辛弃疾》教学反思
下一篇:六年级看图写话的教学反思
TAG:
+《给想象安上翅膀 ——《草虫的村落》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相关文章
- › 给想象安上翅膀 ——《草虫的村落》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给想象安上翅膀 ——《草虫的村落》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