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篇古文中,有许多典型的单音节词,如“孔君平诣其父”中的“诣”指拜见。还有“未”、“闻”、“示”等,那么我想让孩子学会借助注释学习,这是一种习惯。先举出注释中有的“诣”,再让孩子去研读。也许有些教的味道,但是,我想固然学生的“先学”很重要,但初学后仍未明白的,应当点拨。因为这是第一次。
其次,我认为要在古文的语境中读出语感来。这可有点难,不像现代文的有感情朗读。古文要读好,首先当然要理解意思,这是孩子通过自读及合作交流可以基本达到的。那么这可以放手让孩子操作。在此基础上,学习适时停顿朗读。此时,学生没有读出古文味,读得一字一停,什么也不像。于是我范读,学生练读,就这样整整读了半节课,孩子还饶有兴趣。虽然时间很长,但是,我不觉得浪费。我明显地感受到读得越好了,理解也就加深了。
上一篇:《唯一的听众》教学后记
下一篇:《景阳冈》教学反思
TAG: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 › 《杨氏之子》教学实录(全国文本细读研讨会名师课堂实录)
- ›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两例
- › 《杨氏之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杨氏之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