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当前:首页 >>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日期:10-21 12:21:47 |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浏览次数: 387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一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一课我根据新课标精神,设计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gaofen123.com ]初步观察、比较以及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逐步深化的练习中,让学生感受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上课初,我则创设小猴请妈妈帮他们分桃的情境,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同学们在根据故事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
  2、问题来自于学生,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
对于书上提出的问题,我这节课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罗列出来,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来的,问题来自于学生,这样就变接受式学习为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数学学习活动的实现。在新课阶段,学生探究出多种算法后,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种算法都进行了评价,使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是学生体验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紧接着教师提问:这么多种办法你认为哪种方法能很快地解决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各自个性化的算法,让孩子们在倾听他人意见时,反思、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算法的最优化,培养了学生的择优意识。
   3、精心设计活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练习中,我没有直接将课后练习题呆板、枯燥地罗列出来,而是将课后练习题贯穿起来,设计成一个有趣的校园活动,注重练习的设计,在练习中巩固知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gaofen123.com ]用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练习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层次性、应用性和开放性,每道题都有其侧重点,计算小博士重点巩固新知;爱心小天使让学生找到商是1的除法算式的特点,并适时渗透德育教育;小小设计师的环节侧重于加深对除法算式含义的理解,在展示学生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初步渗透符号意识。并且通过独立设计图案,在活动中进行体验,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小,商越大。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过程性目标落于实处。找找好朋友的环节则使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初步渗透乘除法的关系。学生把24放中间,24是两边共同的朋友,渗透了“交集”的概念。通过给四个已知数中的两个数,配上一个数,使它们能组成除法算式,使学生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每一道题的设计都体现数学思考的培养。
   学生们通过参加学校计算小博士、爱心小天使、找找好朋友、小小设计师的四个活动也就分别完成了练习题。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完成了课后习题。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教学理念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遵循的原则。 
《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二
本周所学的内容之一是: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是一节计算课,学生容易感觉到枯燥无味,所以上课时我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创设了猴妈妈分桃的情景。根据“康平活板三段式三段伴三问”的教学模式,我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求商方法,讨论:共有几种求商的方法?然后小组代表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了解不同的求商方法。留给学生细心观察、自由交流的活动空间,给学生带来了探索新知的乐趣。这样教学也有效地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主动去探索、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出求商的方法,在相互交流中,达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这样学生比较出用乘法口诀求

[1] [2] 下一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商的算法最简便,促进了学生对算理的掌握和理解,沟通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抓住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了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在巩固拓展时,我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学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在游戏中相互启发,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从作业情况看学生对用口决求商掌握得不错,但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有待于提高。
预设与生成
      本周学习的内容是: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中的平均分。
     《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呢?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设计了从感知平均分——体验平均分——运用平均分这一教学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从中有效地理解什么是平均分。课上完后,我感到存在的不足是:预设与生成的处理问题。
在学习例2之后,我让学生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我预设可以出现多种分法,1个1个的分,2个2个的分,也有很多学生很快的分成了每份4瓶。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却很自然地从乘法口诀三四十二联想到12瓶矿泉水,3个人分,每人4瓶,而且很多人都非常赞成想口诀的方法,因为这样的方法分起来会非常快。这与我的预设有很大的出入,我是想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特征和平均分的方法。什么是平均分,在具体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来做到平均分。在这一环节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平均分的结果,还要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体验平均分的过程。而利用口诀来直接分,显然是漏掉了一个过程性的内容。此时的我对于课堂中生成的资源没有很好的采取应变措施。
课后,我在想课前的预设与生成的如此不一致,说明了什么?只说明我只是僵化地跟着设计走,当新的生成出现时,我不知如何把握。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对学情的分析不透彻,没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原因。

《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三
在学习前,我给学生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情景,说一个猴妈妈在一个天气晴朗的一天上午,和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这时,猴妈妈说:“孩子们,来,分玉米了,……。”孩子们从情景中猜妈妈会怎样分呢?会偏心吗?都在等待着。我把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了,让他们置身于分玉米的情景中,让学生以兴奋的心情投入学习中去。这时很多孩子一下就能说出除法算式,我强调这个时候妈妈会把玉米平均分给小猴,平均分用除法。因为有前面的平均分作为铺垫,孩子们对于这种除法的计算也非常快。我提出问题:你是用的什么方法计算的?马上有很多孩子想回答,两个班级的首选方法都是想乘法算除法。第二种方法则都是想12里面有4个几。至于书上说的3个3个的分的方式则没有一个小朋友用。
  虽然我知道孩子们对于除法的计算应该有一定了解,但是我没有想到学习最困难的孩子都没有使用3个3个分的方法。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所比较,真正体会到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方式比较简单,我自己说出了第三种方式,然后问孩子们喜欢哪一种。居然又有小朋友喜欢用第三种方式。于是我问喜欢这种方式的小朋友,假如给你几十个玉米,你还愿意这样分吗?这些孩子迟疑了,有小朋友在下面大声说道“这种方法太麻烦了!”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出求商的方法,在相互交流中,达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即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商,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发展学生的个性化人格,同时也能使学生体会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也比较好。总的来说,学习除法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

上一页  [1] [2] 

《二年级数学下册《用2-6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相关分类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更新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