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范文网知识常识行业知识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技术

行业知识

当前:首页 >> 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技术

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技术

日期:10-31 19:32:05 | 行业知识 | 浏览次数: 178 次 | 收藏

标签:行业知识,http://www.gaofen123.com 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技术,

 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技术

     茉莉白绢病是茉莉花最严重的一种病害。发病严重时,造成植株枯死,影响产量,现将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发病症状。病害发生在根颈和根部,条件适宜时可蔓延到下部叶片。根颈部位变褐腐烂,逐渐蔓延扩展,产生白色绢丝状薄膜,多呈辐射状,边缘尤其明显,绢丝状菌丝可以蔓延到根颈附近土壤,严重时全盆土壤充满白色菌丝,以后在菌丝薄膜上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逐渐加深成黄色、茶褐色直到深褐色,油菜籽状大小。皮层腐烂死亡后引起叶片枯死脱落,严重时全株死亡。在十分潮湿条件下,菌丝可直接蔓延到下部叶片,产生大量白色绢丝膜,包围下部枝叶,使叶片出现水渍状斑,在绢丝膜上产生菌丝。

白绢病病原为真菌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菌核属。菌核初白色,后由淡黄色渐变呈栗褐色至茶褐色,表面平滑,球形或近球形,直径0.8-2.3毫米,与油菜籽十分相似。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32-33℃,最高温度40℃,最低8℃。耐酸碱度范围为pH值5-9。

二、发病规律。病菌寄主广泛,达200种以上。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病株残体、杂草上越冬.菌核在土壤中存活4年以上,但在高湿条件下存活期很短,不耐水浸。病菌以菌丝在土壤中蔓延,远距离传播靠流水或病苗、病土、病盆的人为转移。换盆土时使用垃圾土、菜园土时容易发病,连作或连续使用病盆土病重;高湿度容易发病。

作者: 来源:中国农业网

TAG:技术  茉莉花  

+《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技术》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行业知识 更新

行业知识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