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一学习高一历史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课堂讲解

高一历史

当前:首页 >>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课堂讲解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课堂讲解

日期:10-31 19:43:51 | 高一历史 | 浏览次数: 434 次 | 收藏

标签:高一历史,http://www.gaofen123.com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课堂讲解,

  第一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

  1、政协会议筹备会议:成立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的工作: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

  2、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选举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主席)、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通过《政府组织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定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元法、宣布国家领导人就职。

  3、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确定《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4、开国大典: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封建专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统一、独立,进入新时期、是十月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世界历史大事。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建国后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成为迫切需要,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一个具体形式;

  2、过程:一届人大召开(1954):制定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二届人大召开(1959):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三届人大召开(1964):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

  三、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多党合作政协制度:原因:①在民主革命时期,民主党派最后选择了与中共并肩战斗,在中共领导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共同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力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性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职能:1949年至1954前代行人代会作用,1954年后起政协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提出(1956年):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一部分劳动者的政党;目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各民主党派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意义:标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特点:我国民主政治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确立完善:(1)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2)1954年宪法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65年;

  4、意义: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恰当的的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2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动背景:①左倾错误发展②毛泽东错误判断③野心家利用

  2、民主法制破坏①文革初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冲击、批斗、抄家)②刘少奇冤案③民主法制的空前践踏(夺权 武斗)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1、历史条件:①党和人民接受文革教训是社会基础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供政治基础;

  2、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

  a.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②平反全国各种冤假错案③1979年通过《刑法》④1982年修订《宪法》形成法律体系。

  b.民主制度的建设完善: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的加强《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完善“1982年中共与民主党派方针”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984年民族域自治法”

  3、以宪法为核心形成体系:我国立法特点:体现保障公民人身权利原则;

  4、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确立与实施: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中国法治建设里程碑;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近年来我国依法治国新进展: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观念形成法制共识;依法打击犯罪查处腐败打击伪劣产品加强执法监督。依法治国意义:“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无视国家法律,肆意冲击和破坏民主法制,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造成了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的民主权利被肆意践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巨大挫折。

  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第3课  祖国统一大业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重大历史意义。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1979年)

  2、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解决提出“一国两制”(20世纪80年代初)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英国:主权换治权;中国:主权不容谈判。1982年谈判;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收回主权。

  2、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1987年中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恢复行使主权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背景:历史发展的大一统趋势,人民的意愿;

  2.表现:①七九停炮(1979年,三十年来真正停火);②八七开放(中央政府提出“三通”台湾政府允许探亲、经济文化交流,历史性变化);③两会成立(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④九二共识(一个中国);⑤汪辜会谈(历史性突破);⑥八项主张;

  3、前途:两岸统一(政坛变动,原则不变)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意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新贡献。

TAG:知识点  课堂  历史  

相关分类

高一历史 更新

高一历史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