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提炼:分子动理论解释蒸发的有关现象,要用微观的理论来说明宏观现象,从分子的运动变化到液体的蒸发变化来说明,液体的温度对蒸发的影响;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对蒸发的影响;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对蒸发的影响。
[例4] 如图1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为( )
图1
解析: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正确放入被测液体中,还要注意读数时的正确方法。
答案:D
易错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要求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题中A,B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碰到了容器侧壁和底,故不正确。(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题中C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例5] 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锅却看不见这样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 熄火后,锅内温度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所以重新沸腾。
D. 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解析: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解题时要分析沸点和压强的关系。
答案:C
方法提炼:本题要从沸腾的条件分析:沸腾时沸点与压强有关,而且高压锅内的压强一般高于1标准大气压,从而高压锅内粥的温度会高于100℃,当锅降温并打开锅盖时,锅内压强迅速变为1个大气压,沸点应为100℃,而粥的温度降低速度较慢,仍高于沸点,所以刚揭开锅盖时,锅内的粥仍然在沸腾。
[例6] 一个四冲程柴油机在一个冲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是115mm,活塞直径是95mm,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平均压强是,如果飞轮转速是2400r/min,求该柴油机的功率。
解析:要求出功率就要知道功和时间,做功由活塞受燃气的作用力F和活塞移动的距离求出,作用力由燃气压强P和活塞受力面积求得,从而可以求出功率。
答案:
(1)活塞受力面积为
(2)活塞受燃气的作用力
(3)活塞在燃气推动下做功
(4)转速是2400r/min的柴油机,1s做功20次。
(5)1s内活塞做的总功为
(6)此时它的功率为
拓展延伸:解题时要注意逐步分析,善于知识迁移,找出各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由已知条件出发一步一步计算各个量,求出功率。
[例7] 把质量为m温度为30℃的铁块投入到一杯0℃的水中,最终铁块的温度降低到6℃,那么把另一块质量为,温度为30℃的铁块投入到同样另一杯水中,最终这块铁的温度为多少?
解析:第一块铁的最终温度6℃,是混合的末温,求第二块铁块的最终温度也是热平衡时的末温。
答案:第一块铁下降的温度为
水升高的温度为
第二块铁下降的温度为
水升高的温度为
所以第一次热平衡时有:
第二次热平衡时有:
求两式之比得:
所以
所以
方法提炼:解题时要注意,初温、末温和混合后的温度的关系。运用热平衡方程时,要分析出吸热物体和放热物体,将水温的变化代入热平衡方程,从而求出水的末温,解这类题,温度变化量的错误是导致解题失败的常见原因。
[例8] 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初温度也相等,如把甲投入一杯90℃的水中,热平衡的水温下降了5℃,取出甲后,再把乙投入水中,热平衡时,水温又下降了5℃,比较甲、乙两金属的比热和吸收的热量,正确的是( )
A. 甲的比热大于乙的比热 B. 甲的比热等于乙的比热
C. 甲的比热小于乙的比热 D. 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
解析:当分别把甲、乙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每次水降低的温度相等,说明甲、乙两金属块分别从水中吸收的热量相等,要比较甲、乙的比热,除质量相等、初温相等和吸收的热量相等外,还必须明确甲、乙的温度变化量,设甲、乙初温为,当把甲投入水中时,水温下降了5℃,则有。
(1)
甲投入后水的温度变成
再把乙投入水中时水温又下降了5℃,则有℃(为乙与水混合时的末温)
5℃(2)
乙投入后的温度变成5℃=80℃
比较(1)、(2)两式可得
,
又因为,所以。
答案:C
方法提炼:本题虽是选择题,但反复用到,或等公式,解题中还要充分理解,下降了5℃,质量相等,初温相等等条件。
[例9]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壶中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
D.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时,筒内空气内能转移到气筒上,使气筒壁温度升高
解析:磨刀时,砂轮转动对刀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刀的内能;流星发出光和热是由于空气与陨石摩擦,机械能转化为陨石的内能;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用气筒打气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再进行热传递使气筒壁温度升高。
答案:BCD
方法提炼: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同时,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相关文章
- › 2016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 2016年中考物理知识点顺口溜:热学
- › 2016年中考物理知识点顺口溜:力学
- › 2016年中考物理知识点顺口溜:电与磁
- › 2016中考物理试题节选
- › 2016年中考物理复习计划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