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中考复习中考物理复习资料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当前:首页 >>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

日期:10-31 19:39:41 |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 浏览次数: 248 次 | 收藏

标签:中考物理复习资料,http://www.gaofen123.com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

  方法提炼:分子动理论解释蒸发的有关现象,要用微观的理论来说明宏观现象,从分子的运动变化到液体的蒸发变化来说明,液体的温度对蒸发的影响;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对蒸发的影响;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对蒸发的影响。

  [例4] 如图1所示四种测量水温的方法,其中正确的为( )

  图1

  解析: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正确放入被测液体中,还要注意读数时的正确方法。

  答案:D

  易错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要求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题中A,B温度计的玻璃泡分别碰到了容器侧壁和底,故不正确。(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题中C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例5] 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锅却看不见这样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B. 熄火后,锅内温度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

  C. 熄火后,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为一个大气压,所以重新沸腾。

  D. 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解析: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解题时要分析沸点和压强的关系。

  答案:C

  方法提炼:本题要从沸腾的条件分析:沸腾时沸点与压强有关,而且高压锅内的压强一般高于1标准大气压,从而高压锅内粥的温度会高于100℃,当锅降温并打开锅盖时,锅内压强迅速变为1个大气压,沸点应为100℃,而粥的温度降低速度较慢,仍高于沸点,所以刚揭开锅盖时,锅内的粥仍然在沸腾。

  [例6] 一个四冲程柴油机在一个冲程中活塞移动的距离是115mm,活塞直径是95mm,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平均压强是,如果飞轮转速是2400r/min,求该柴油机的功率。

  解析:要求出功率就要知道功和时间,做功由活塞受燃气的作用力F和活塞移动的距离求出,作用力由燃气压强P和活塞受力面积求得,从而可以求出功率。

  答案:

  (1)活塞受力面积为

  (2)活塞受燃气的作用力

  (3)活塞在燃气推动下做功

  (4)转速是2400r/min的柴油机,1s做功20次。

  (5)1s内活塞做的总功为

  (6)此时它的功率为

  拓展延伸:解题时要注意逐步分析,善于知识迁移,找出各个物理量的相互关系,由已知条件出发一步一步计算各个量,求出功率。

  [例7] 把质量为m温度为30℃的铁块投入到一杯0℃的水中,最终铁块的温度降低到6℃,那么把另一块质量为,温度为30℃的铁块投入到同样另一杯水中,最终这块铁的温度为多少?

  解析:第一块铁的最终温度6℃,是混合的末温,求第二块铁块的最终温度也是热平衡时的末温。

  答案:第一块铁下降的温度为

  水升高的温度为

  第二块铁下降的温度为

  水升高的温度为

  所以第一次热平衡时有:

  第二次热平衡时有:

  求两式之比得:

  所以

  所以

  方法提炼:解题时要注意,初温、末温和混合后的温度的关系。运用热平衡方程时,要分析出吸热物体和放热物体,将水温的变化代入热平衡方程,从而求出水的末温,解这类题,温度变化量的错误是导致解题失败的常见原因。

  [例8] 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初温度也相等,如把甲投入一杯90℃的水中,热平衡的水温下降了5℃,取出甲后,再把乙投入水中,热平衡时,水温又下降了5℃,比较甲、乙两金属的比热和吸收的热量,正确的是( )

  A. 甲的比热大于乙的比热 B. 甲的比热等于乙的比热

  C. 甲的比热小于乙的比热 D. 甲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

  解析:当分别把甲、乙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每次水降低的温度相等,说明甲、乙两金属块分别从水中吸收的热量相等,要比较甲、乙的比热,除质量相等、初温相等和吸收的热量相等外,还必须明确甲、乙的温度变化量,设甲、乙初温为,当把甲投入水中时,水温下降了5℃,则有。

  (1)

  甲投入后水的温度变成

  再把乙投入水中时水温又下降了5℃,则有℃(为乙与水混合时的末温)

  5℃(2)

  乙投入后的温度变成5℃=80℃

  比较(1)、(2)两式可得

  ,

  又因为,所以。

  答案:C

  方法提炼:本题虽是选择题,但反复用到,或等公式,解题中还要充分理解,下降了5℃,质量相等,初温相等等条件。

  [例9]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砂轮磨刀时,刀的温度升高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壶中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

  D.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时,筒内空气内能转移到气筒上,使气筒壁温度升高

  解析:磨刀时,砂轮转动对刀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刀的内能;流星发出光和热是由于空气与陨石摩擦,机械能转化为陨石的内能;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用气筒打气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加,再进行热传递使气筒壁温度升高。

  答案:BCD

  方法提炼:物体内能的改变有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同时,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上一页  [1] [2] 

TAG:中考物理  

相关分类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更新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