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初二学习初二历史初二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

当前:首页 >> 初二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日期:10-31 19:39:41 | 初二历史 | 浏览次数: 849 次 | 收藏

标签:初二历史,http://www.gaofen123.com 初二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路线图:P71

  红四方面军从川陕根据地出发,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出发。1936年10月,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

  时间:1931年9月18日 地点:沈阳城背的柳条湖村 事件:蓄意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蔑称是中国军队破坏。日本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沈阳

  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奉命讲东北军撤至关内。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成为日本殖民地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918事变后,东北人民住址抗日义勇军,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918事变后,中国人民坚决要求抗日,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

  一二九学生运动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一二九学生运动促进了民宗法的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

  西安事变

  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湅,扣押了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国民党当权实力中出现了对张、杨讨伐和谈判的两种对立主张。中共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剿共,连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借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十六课 全民族的抗战

  七七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

  事件:日军炮轰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

  8月13日,日本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要“实行自卫,抵抗暴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国工农红军改变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第二次国共合作标志着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是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

  南京大屠杀

  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

  杀了30多万人。

  血战台儿庄(国民)

  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血战近20天

  意义: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百团大战(共党)

  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 兵力:105个团

  攻击重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

  意义、作用、影响: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地反响

  第十七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了8年)

  ╭ 共产党敌后战场:1944~1945春

  局部反攻︱

  ╰ 国民党正面战场:1945.4~1945

  中共七大召开

  时间:1945年4月~6月 地点:延安(中央所在地)

  党的政治路线:

  政治方面:放手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壮大人民力量。

  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人民。

  目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思想方面: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组织方面: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夏,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加强了对日军的攻势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向日军发起猛烈进攻。

  中国军队也对日发起全面进攻。

  一方面: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想日寇发起全面反攻

  另一方面: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像日占区推进。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政府向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全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台湾回归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历史  

相关分类

初二历史 更新

初二历史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