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二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段材料最能说明的是洋务运动的兴办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D.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2.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 英国 B.俄国 C.德国 D.法国
3.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A.同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4.“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 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役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下列内容与梁启超所述事实在同一条约的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
D.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6.“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7.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
B.划定 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各国驻兵保护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8.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9.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上海,你不可能经历
A.乘火车、轮船出行旅 游 B.拜访上司时行跪拜礼,称呼“老爷”
C.阅读《申报》,了解国内外大事 D.发电报问候亲友,与朋友看电影
10.“灯闪着,风吹着, 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息了,我正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 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运动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A.井冈山 B.南昌 C.上海 D.武昌
12.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中,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A.赤水河 B.泸定桥 C.夹金山 D.汀泗桥
1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江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诗中的“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军事行动是
A.渡过湘江 B.四渡赤水
C.强渡大渡 河 D.巧渡金沙江
14.“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5.《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 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贺胜桥战役 B.卢沟桥抗战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16.四位同学在登录了“血铸中原,民族魂”网站后,分别在留言栏写下如下内容,其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是
A.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B. 仇恨,可以忘记,悲伤不能忘怀
C.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D. 血债要用血偿还
17.“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
A.沈阳 B.南京
C.卢沟桥 D.台儿庄
+《初二下册期中考题》相关文章
- › 人教版初二下册政治习题专练
- › 初二下册化学基础练习
- › 初二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知识重点
- › 初二下册政治提纲:复习有方向
- › 人教版初二下册英语期末复习试题
- › 初二下册历史复习提纲:民族团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下册期中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