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国干涉换辽:①设立银行,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②帝国主义各国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③美国“门户开放”
第四课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发起。
义和团起因:帝国主义请略加剧,使民族危机空间严重
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1901年,11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辛丑条约》危害: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单元》
第五课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他们冲破顽固派的阻挠,掀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三个内容:①近代工业的创办(核心)②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③近代文化教育制度的兴起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为目标,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著名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洋务派又以“求富”为目的,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
著名: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
困难:1.传统势力阻挠 2.资金不足,原材料短缺,运输问题 3.外国侵略势力破坏。
引进机器工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派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大量翻译西方书籍,创办一批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的新式学堂,并派人出国留学。
作用: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没使中国走向富张道路。
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
汉阳铁厂: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
第七课 辛亥革命
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一个资户团体)
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建成。
三民主义——民族 权 生
‖ ‖ ‖
驱除内虏 (核心) 平均地权
‖ ‖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孙中山:第一个提出革命实现资产阶级理想的人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黄姓为执行部蔗务,。
口号、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结论: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着眼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
结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救治,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临时参议院随之成立。
清帝于1912年推诿,清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总统,辛亥革命落入袁世凯手中,北洋军阀的统治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2000多年封建帝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第八课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他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是犹豫几千年的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认为只有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而代之以西方文明,中国才有救。
新文化运动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提倡,4反对)。封建正统思想
前期新文化运动性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
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阀门,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初二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 › 初二上册地理课件:中国的区域差异
- › 初二上册数学:第五章知识点
- › 初二上册语文辅导:阅读练习
- › 初二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 › 初二上册生物第一章重点知识复习
- › 初二上册化学:例题分析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上册历史复习提纲